甜玉米果皮厚度QTL的定位及上位性互作.pdfVIP

甜玉米果皮厚度QTL的定位及上位性互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2 09:40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809.S0940.010.html 甜玉米果皮厚度QTL 的定位及上位性互作 于永涛 李高科 祁喜涛 李春艳 毛笈华 胡建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 要: 果皮厚度是影响甜玉米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掘果皮厚度的基因资源、了解玉米果皮厚度的遗传机制,是指导其 育种的基础。本研究以日超-1 (薄果皮,56.57 μm) × 1021 (厚果皮,100.23 μm) 的190 个BC F 家系为作图群体,分别采用2 1 2 种遗传模型检测QTL 。基于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3 个影响果皮厚度的QTL,位于3.01、6.01、8.05 区段,分别解释 8.6%、16.0%和7.2% 的表型变异,其中3.01 和8.05 处QTL 以加性效应为主;基于混合线性CIM 模型(MCIM)共检测到5 个 影响果皮厚度的QTL,其中除8.05 处QTL 为加性QTL 外,另有2 对加×加上位性互作QTL,1 对是2.01 和6.05 处QTL 之 间的互作,另1 对则是5.06 和6.01 处QTL 间的互作。这2 对互作QTL 分别解释了6.63%和12.48%的表型变异率。本结果 表明,加性效应和上位性互作效应等都在果皮厚度的形成和遗传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检测QTL 上位互作的MCIM 模型更适 用于果皮厚度QTL 定位。本研究还在其中4 个QTL 的区域内分别检索到胚乳中色素合成以及细胞转变的相关候选基因,这 些基因的表达是否与果皮厚度的变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甜玉米;果皮厚度;QTL ;上位性互作 Mapping and Epistatic Interactions of QTLs for Pericarp Thickness in Sweet Corn * YU Yong-Tao, LI Gao-Ke, QI Xi-Tao, LI Chun-Yan, MAO Ji-Hua, and HU Jian-Guang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s Genetics and Improvement,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Pericarp thicknes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nsory quality of sweet corn. Mining the gene for pericarp thickness and understanding its genetic mechanism can provide a base for instructing breed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for pericarp thickness was detected based on two genetic models using a population comprising 190 BC1F2 famili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Richao-1 (thin pericarp, 56.57 μm) ×1021 (thick perica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