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化监控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施工中的应用.pdf
Jun.2010No.6
文章编号:0451--0712(2010)06--0045—09中图分类号:U446.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化监控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北锚碇沉井施工中的应用
田 欣,荆刚毅,穆保刚,向 宁,梁磊磊
(中交二公局第--T程有限公司西安市710119)
摘要:为确保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安全、顺利地下沉至设计标高,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实施了信息化
的监控技术,主要介绍了北锚碇沉并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监控技术,包括监控元器件的布设、结构应力应变的监控、
侧壁土压力的监控、监控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关键词:沉井;信息化施工;监控技术;应用
1工程概况 北锚碇沉井安全下沉至设计标高,保障施工质量,对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大、下 大型沉井基础的施T进行信息化监控是很有必要的。
沉深度深,且所处位置濒临长江大堤,地质条件极为 北锚碇所属区域属于漫滩地貌,地势平坦,地面标
ITI,
复杂,沉井基础底部支撑在层厚很薄的圆砾石层上, 高+3.93~+4.32m,沉井底面设计标高一48.5
施工技术难度及风险相当大。在复杂环境下,为确保 置于第9层密实卵砾石层上,地质特征见表1。
表1北锚碇地层特征一览
地层编号 层底埋深/m 地层厚度/m 岩土特性描述 含水层性质
1 1.7 1.7 弧黏土:灰黄色,软塑,局部粉质含量高.地表含植物根系
2 3.4 1.8 淤泥质哑黏土:褐灰色,流塑,具层理,层问夹簿层粉砂 潜水含水层
3 9.6 6.1 哑砂土;褐灰色。饱和,软塑,具层理,层间夹薄层亚黏士。局部哑黏上较厚
4 11.5 1.9 淤泥质亚黏土:褐灰色,流塑,具层理。层间夹薄层粉砂 隔水层
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局部松散,分选性好.含云母碎片,夹亚黏土,17~
5 22.8 11.3
17.7
m119.75~20.5m问以亚黏土为主
6 30.9 8.1 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好,含云母碎片
7 39.5 8.6 中砂:灰色,饱和,密实,分选性好,含云母碎片
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分选性好,含云母碎片及腐殖质,局部夹亚黏±,台少
8 52.3 12.9 承压含水层
量碎片
9 56.3 4.0 圆砾:黄灰色,饱和,分选性差
10 60.3 3.9 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分选性好,含云母碎片,含少量碎石
11 63.9 3.7 圆砾:黄灰色、灰色,饱和,密实,分选性差
12 67.2 3.2 强风化粉砂岩
北锚碇沉井采用分次接高、分次下沉的方式进 (1)沉井结构应力应变监控。
行施工,具体接高、下沉组合见表2。 通过监控沉井结构的应力应变,判断沉井施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