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赋诗传统与“赋、比、兴”之义.pdf

先秦赋诗传统与“赋、比、兴”之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赋诗传统与“赋、比、兴”之义.pdf

中国哲学                                                                     先秦赋诗传统与 “赋、 比、 兴” 之义∗ 陈雪雁 [中山大学, 广州  510275] 关键词: 赋; 比; 兴; 赋诗; 政教; 诗言志 摘  要: 历代对 “赋比兴” 的解释看似明晰却极难厘清。 种种解读多有从 “作诗法” 论之之 嫌。 只有回溯到先秦赋诗传统, 才能略探 “赋比兴” 义理的源头。 在先秦政教礼仪中, “赋比兴” 的原初含义并不抽象, 也并不只是修辞方法, 而是活生生地体现为赋诗活动的运作方式。 “赋” 直 陈赋诗者之情志; “兴” 取譬感物, 将赋诗者之意与诗章结合起来; “比” 因听诗观赋者对诗意与 交往情景的相类解读而达成。 由此出发, 对 “赋比兴” 的思考就可以深入到天人物我之际的关系问 题, 以及善恶性情的政教层面。 作为情志呈露方式的 “赋” 必须有赖 “比兴” 才能感发, 而 “比 兴” 之感物言志又必须通过 “赋” 才能成章言志。 由此, 赋比兴成为赋诗言志活动的三个相辅相 成的环节。 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11 (2015) 02-0067-06     “自有生民以来便有诗”,[1](P613) 诗是古典 式昭德音, 思我王度, 式如玉, 式如金, 形民 政教生活的重要内容。 “早期的政制建立者限于 之力, 而无醉饱之心。” 通过诗的语言在灵魂中确立思想”。[2](P62-63)在周 祭公谋父作 《祈招》 以规谏周穆王, 是朝 代, 作诗是卿士阶层的必要素质之一。 《诗经 · 堂 “献诗” 讽谏方式的个案。 《卷阿 ·毛传》 定之方中·毛传》 云: 中亦言: “明王使公卿献诗以陈其志。” 作诗以 故建邦能命龟, 田能施命, 作器能铭, 使 言其志本就是卿大夫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能造命, 升高能赋, 师旅能誓, 山川能说, 丧 《左传》 也有他例以证。 纪能诔, 祭祀能语, 君子能此九者, 可谓有德 除自作新诗以陈志外, 更多的是对广为流 音, 可以为大夫。 传的已有之诗的各种运用来达意的情况。 以 “升高能赋” 是大夫的九项素质之一。 孔 《左传》 引诗为例, 《左传》 共引 《诗》 221 颖达疏曰: “升高能赋者, 谓升高有所见, 能为 处, 其中涉及以作诗来表情达意的只有寥寥几 诗赋其形状, 铺陈其事势也。” 士大夫由所见所 处, 大多都是引 《诗》 用之的情状。 而按照引 感而形之为诗, 是其理想生活的必然势态。 结 《诗》、 作诗发生的场合看, 外交宴飨场合 37 合卿士 “献诗” 的记载来看, 卿士 “献诗” 的 处, 本国国内论说、 劝谏场合55处, 评价、 议 过程应该就包括其 “作诗” 以箴谏的情况。 论场合32处, 著者主观评价的特殊场合45处。 《左传 ·昭公十二年传》 云: 简而言之, 主要是宴飨、 劝谏、 评论等场合, 昔穆王欲肆其心, 周行天下, 将皆必有车 除著者评价之外, 一概可归诸政治交往。 另外, 辙马迹焉。 祭公谋父作 《祈招》 之诗, 以止王 《国语》 引 《诗》 于宴飨场合3处, 评议7 处, 心, 是以获没于祗宫, 其诗曰: “祈招之愔愔, 劝谏11处。 《战国策》 引 《诗》 共7 处, 其 收稿日期:2014 -08-14 作者简介: 陈雪雁, 女,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同济大学哲学系柯小刚教授为此文提供了很多修改建议和意见, 特此申明并感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