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竹枝词评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北京竹枝词评析,清代北京地图,清代北京城地图,清代北京城,清代北京,清代北京长辛店地图,2015北京高考作文评析,北京清代风格的饭店,老北京清代冰窖,清代御医北京中医

张静文:清代北京竹枝词评析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85(2008)02—00r78—04 清代北京竹枝词评析 张静文Ⅲ 【摘要】 清代中晚期的北京,流行着一种语言通俗、七言四句的诗体——竹 枝词。这些通俗诗,描述了清代北京的风土民情,记述了清代北京的生活时尚,表现了 清王廷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标记, 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帝都末期城市生活状貌的文本,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北京竹枝词 帝都风貌 文化解读 在决胜奥运的2008年.世人关注的目光聚焦T:lk,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漫长的城市发 展过程,北京的城市特征不仅表现在地标、节点这些外部标志上,更多的表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体 时段的特定文化印记上.而文学作品往往成为存留这些印痕的载体或称读本。大量产生于清代中晚期 的北京竹枝词。即为我们描绘了封建时代末期绚丽多姿的帝都风貌。文字使形象得以复活,让我们重 睹往昔岁月的旧京面影。 一、从巴蜀乡音到都市咏唱 (一)竹枝词的产生和流变 竹枝词起源很早.原为民间歌瑶,是一种和乐而歌的调式。较早搜集并拟作这种诗体的诗人是唐代 的刘禹锡。他在一首竹枝词中写道“楚水巴山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可见,竹枝词起于巴山蜀水间, 此后四处传唱。这种民歌可以联唱,也可以独唱,唱的时候,每句中间有“竹枝”的和声,所以叫做竹枝词。 自唐代刘禹锡以后,竹枝词逐渐受到文人的喜爱,拟作者越来越多,元代杨维桢编的《西湖唱和竹 枝词》还保留着一些民歌的色彩,以后明清两代文人所写的竹枝词。离民歌的本色越来越远。清代乾隆 年间,竹枝词开始在北京流行。从乾隆朝到宣统初年,采用这种诗体描述帝京生活的文人越来越多,使 北京竹枝词的创作蔚为大观。”清代北京竹枝词以其内容丰富、体制短小和通俗上口的特色实现了从 巴蜀乡音到都市咏唱的身份演变。 (二)清代北京竹枝词的写作和留存情况 清代北京竹枝词留存数量较多,一部分散见于文士的诗集中,与其他诗体杂处。另一部分则为手 抄或坊间刊刻的竹枝词专集。现在所能见到的清代北京竹枝词辑本有《中华竹枝词》闭中的“北京地区” 和《清代北京竹枝词》,131前者将散见于清代文士诗集中有关北京的竹枝词集于一编,后者则收录了清 代较有影响的十三个北京竹枝词专集,两个辑本中的清代北京竹枝词总量逾千首。其中《清代北京竹 枝词》十三家作品,本文按其写作和刊行年代略举例如下:(1)《燕九竹枝词》,孔尚任及其同咏者八人写 作,康熙癸酉(1693)宣城袁启旭(字士旦)篆刻,原题名为“燕九雅集九人诗”。(2)《都门竹枝词》,作者杨米 【l】张静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2】雷梦水等辑:中华竹枝词)六卷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杨米人等着,路工绾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本文所引诗均见此书,不再另注。 78 2008年第2期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总第58期 人,别号“净香居主人”,安徽桐城人,乾隆、嘉庆年间(约1740~1815),曾居住北京。作者写过剧本《双 珠记》,《都门竹枝词》共一百首,此集不见刊本流传,据道光十二年(1832)荫堂氏抄本重印。(3)《京华 慷慨竹枝词》,共一百首。作者别号“吾庐孺”。此集写于宣统二年(1910),当年即刊行。 二、市井风情的多彩画卷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表现城市风俗民情的篇章最多,犹如一幅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出节日风情、 市井风貌和人间百态。 (一)城市节日风情 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开篇即描写北京市民庆贺元旦的情形:“挂门钱纸扬春风。福字门神处处 同。香墨春联都代写,依然十里杏花红。“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太平鼓打咚咚响。红线 穿成压岁钱。”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无论平民还是官员对新岁。的来临都充满了欢欣。春风 中飘扬的挂钱儿,门上的福字和春联,爆竹、压岁钱,这些节日特有的物件,使诗中荡漾着一种喜洋洋 的气氛.表现出乾嘉年间物阜民丰的太平景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