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杜甫的诗歌八阵图,杜甫诗歌,杜甫的诗歌,杜甫诗歌特点,杜甫经典诗歌名句,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诗歌八阵图,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艺术宝库中,唐诗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备受后人推崇。它宛如丽天繁星,闪烁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又如春兰秋菊,装点着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中间,最引人注目的两颗耀眼明星当数李白和杜甫,他俩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郭沫若评论李白和杜甫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确为的论。李白远祧屈骚,杜甫遥承《诗经》;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进雕赋表》),一个是浪漫主义的泰山,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巨擘。相比较而言,杜甫的诗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关注民生疾苦,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因而最吸引着我,最打动着我。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他自己有过“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奢望,也经历过“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悲辛,由于仕途坎坷,兵荒马乱,饥饿流离的现实生活,逐渐使他对时代的苦难,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家国的不幸,有了深切的体验。从安史之乱前夕到大历初的十几年间,在盛唐诗人普遍沉寂的情况下,杜甫中流砥柱,以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整个诗坛。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精神风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写到诗里,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后人称杜甫为“集大成者”,称其诗为“诗史”,誉其为“诗圣”,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以为,从一个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出一个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为人。因为,从理论上讲,“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一根本特征告诉我们,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不同作家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生活阅历的不同,所参与社会生活广度、深度的不同,文学素养高低的不同,对时代精神把握能力高下的不同,各人的“反映”是不同的,这种“反映”是主观的,它会打上作家鲜明个性的烙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正义》)这一段话,一般简括为“诗言志”、“诗缘情”。诗歌创作,可以看作是诗人“志”、“情”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探究其个性特征和为人,进而体察其人格的魅力。
文学批评有一条基本原则――知人论世。确实要研究杜甫,有必要研究杜甫生平。我们且看一下他的人生轨迹。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早慧,据称七岁即能诗文,《壮游》诗中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二十岁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东下姑苏,南游剡溪,放荡齐赵,裘马清狂的十年“壮游”。
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4岁)
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希望循着科举道路登上卿相之位。但奸臣当道,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生活日益穷困潦倒。在长安苦苦等待了十年之后,才谋得了一个看守武库的小官。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岁-47岁)
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先是在陕北逃难,继而又被安史叛军俘解长安。后来他只身逃出长安,抵达肃宗行在凤翔,被任命为左拾遗。终因坚持正义,疏救房琯,得罪肃宗而遭贬。
4.飘泊西南时期(48岁-59岁)
为了寻求新的生计,杜甫来到了四川,在成都西南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后来辗转湖北江陵、公安和湖南岳阳等地,五十九岁那年病死于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时代磨炼了杜甫,也成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本文拟就杜甫诗歌创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剖析他作为一个平民当家人,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作为一名爱国仁人志士,作为一个正直友人的形象来发掘他身上的人格魅力。
一、一个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的形象: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携家避难,逃到鄜州,寄居羌村。八月,他只身离家投奔灵武,中途为叛军俘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他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