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无私之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无私之境

第二节:无私之境 一一 善“者”的情怀 一 穷儒 :感情化的道德人格 所谓 “穷儒”,首先指经济上的贫穷者,同时又指政治上的失意者。他们既用 “君子固穷”激励安慰自己,又叹老磋贫,为功业无成而愧恨。。“穷儒意识”是一 种感情化的道德观念,即是一种道德人格。 杜甫是真正的穷儒。他自称 “老儒”、“腐儒”,在诗中反复说到 “有儒愁饿死 ”、 “儒冠多误身”。生活贫困,仕途失意的经历,使他有着非常强烈的穷儒意识。一方 面遵循 “君子固穷”的处世态度,一方面又放不下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在二者 的矛后中感慨壮志难酬。 诗人用诗歌记录了他贫困的一生。长安十年间,典型如 奉《赠左韦压丈二十二韵》 中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概括了自己政治上的困 顿和生活上的贫穷。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中,诗人以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的身份对民生疾苦赋予深厚的同情.这一时期他的生活极其困苦:“瓢弃蹲无绿,炉 存火似红”(对《雪》),“无食起我早”,为饥饿驱使,不得不早起去找东西吃。在草 堂,杜甫曾有一段看似平稳的生活,但仍然为避乱而奔波:“穷途仗友生”,“故人供 禄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了这一时期诗人的生活,茅屋漏雨,布袁冷似铁, 娇儿面色苍白。 丰富的经历,使杜甫见到人民的苦难,难能可贵的是,对待贫穷,诗人不仅仅 是遵循圣贤的遗训,用 “君子固穷”来勉励 自己,而是常常联想到贫穷的老百姓。 这种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思想折射出其博大的胸怀,也是其伟大人格的魅力所在。 在文学史上,象杜甫这样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体验和关心人民苦难的诗人并 不多见。“人溺己溺,人饥己饥”是杜甫仁慈之心、民胞物与情怀的精确概括。杜甫 可贵之处在于,他一方面为自己的 “溺己”生涯忧患重重,另一方面为广大的民众 忧愤,甚至常常在自己最困难艰苦的时刻,不山自主地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灾难 深重的祖国。②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 最为典型的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寓寄成都草堂时期,由自家茅屋被 风雨吹破想到了天下寒士的艰难处境,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的真诚祈愿。诗人甚至一直幻想有一天天下的穷苦受冻之人都能住进温暖如 春的大厦,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理想,但诗人的执着幻想却展示给 我们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献身精神:“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愿意为实现这种理 想而献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像耶稣基督为了人类宁愿背负十字架一样。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人描写返家后的情景尤其感人: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眺,幼 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犹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至天折。岂知秋禾 登,贫赛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扰酸辛,平人固骚屑。默 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9洞不可掇。 幼子因为饥饿天折,自己的家庭首先承受了这么沉重的打击,而自己也为未能尽到 为人父的责任,深深自责和愧疚的同时,诗人想到自己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尚且遭受如此不幸,更何况那些普通民众呢。“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 。邓魁英 I《i_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年第四期 ②刘明华 Q社会良知 杜甫:士人的风范》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第 80页 14 徒,因念远戍卒”,他们又是怎样的挣扎苦难之中啊。由一己之悲联想到天下人之悲, 由一家的不幸系念天下国家的不幸,正是诗人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良知 情怀的自然流露,也是一个 “穷儒”在奉行 “君子固穷”原则时的一种道德化的人 格精神的表白。 二 人饥己饥 人溺己溺:忧国、怜民的良知情怀 苏轼在 王《定国诗集叙》中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 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曾忘君也软?”此后,“每饭不忘君”成为说明杜甫忠君 爱国思想的专有名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奋斗终身的目标,也是他们的价值 体现。“达则兼济天下”,只有做官才是实现其理想的途径。 杜甫仕途生涯中 “做官”的机会主要有两次:一是天宝年间命待制集贤院;一 是肃宗时候任左拾遗

文档评论(0)

xutiantian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