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慈善的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慈善的反思,对徐才厚案件的反思,对郭伯雄案件的反思,对战争的反思,对高空坠落事故的反思,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对违纪违法案件的反思,对令计划案件的反思,反思对中国的大战略,对违纪案件的反思

对慈善的反思 作者:刘植荣 慈善,就是礼物,是一人或组织转移给另一人或组织的财产,是财产所有权的无偿让渡。 慈善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当一个部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时,会对处于饥饿中的相邻部落赠与食物,对困境中的人给予关爱既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是良心使然。可见,慈善源于人的怜悯之心,希望消除引起他人不幸的因素,使苦难中的人们境况好起来,正如休谟所说:“慈善是对所爱的人幸福的一种欲望和对他苦难的一种厌恶。”   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几百年前就已走上组织化、法制化轨道。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慈善法》,该法律也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沿用至今。各国慈善法律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在慈善监管部门注册,证明并保证其目的的公益性,如教育、宗教、医疗保健、人类和社区发展、人权、环境保护、贫困救助等。有的国家还规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必须是志愿人员,不得从慈善捐款里领取工资,防止有人利用慈善中饱私囊。由于慈善事业享受政府的减免税,在国内注册的慈善组织未经政府批准,也不得到国外搞慈善。 慈善事业实际上是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补充,它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和管理负担。如加拿大,全国有85700家注册的慈善组织,共有200万人从事慈善事业,慈善经济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慈善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其实,慈善是一种普世价值,是人们在内在良心驱使下的外在行为,与外部社会制度毫不相干。慈善如果受外部因素制约,那就不是真慈善,而是假慈善,因为它有了除慈善之外的其他企图。加拿大《慈善法》就有“公益验证”(The?Public?Benefit?Test),只有把公益作为唯一目的的慈善才被视为慈善。如果为自己遴选的群体捐赠,或打着慈善的幌子从事商贸活动,或让慈善为企业投资开道,或假借慈善从事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这都不是慈善,打着慈善的招牌从事这些活动均属非法。慈善一定是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向外扩展。爱人如己,只有知道爱自己,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汉语“慈”字的本意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爱照顾,如《左传·隐公三年》中讲“父慈子孝”,《庄子·渔父》也讲“事亲则慈孝”。西方文化里也有“Charity?begins?at?home”(慈善从家里做起)之说,然后惠及“Friends”(朋友),继而推广到“Strangers”(陌生人)。自己家的孩子不去照顾,却对邻居的孩子关怀备至,这不是精神病,就是别有用心,不能称其为慈善。1亿元,却不肯匿名把100元汇到某个受捐账号,因为他捐赠图报,必须让受捐者、公众和政府知道自己捐赠,然后再把捐出去的钱加倍捞回来。前几年,中国南方有个号称亚洲最大的木业公司,老板是当地有名的“慈善家”,他捐学校,捐公路,其实这是沽名钓誉,利用慈善捞取各种名誉,以更容易地获取银行贷款,巨额贷款骗到手后便携款潜逃国外。法国17世纪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慷慨有时是一种伪装的野心,它放弃一些小的利益是为了得到大的利益。” 我在非洲工作时,也参加当地的一些捐赠活动。非洲人捐赠时手心向下攥着钱放进一个布袋里,谁也不知道别人捐了多少钱。我问当地人为什么捐款时要手心向下,他们告诉我说: “Quand tu fais l’aum?ne, que ta main gauche ne sache pas ce que fait ta droite, afin que ton aum?ne se fasse en secret. ”(当你行善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让慈善悄悄地做。)后来我发现这句话出自《圣经》。 《聊斋志异》中有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就是说,慈善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为了某种非慈善目的行善。既然慈善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那它一定是伴随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很多公共设施是捐赠的,我们有时感觉不到自己正受益于别人的善行,也感觉不到自己正对别人行善,大家互为慈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最后要说的是,慈善绝非是富人的专利,穷人行善往往比富人更慷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美国最贫穷的20%的人捐出自己收入的4.3%,而最富的20%的人仅捐出其收入的2.1%。富人接触的多是权贵,缺乏对穷人疾苦的了解,在慈善上更显冷漠。穷人与穷人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