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环己二醇脱氢制备临苯二酚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pdf
化工中间体
·36· ChenmicalIntermediate 2011年第04期
1,2一环己二醇脱氢制备临苯二酚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杨月云王小光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河南周N466000)
摘要:在1,2一环己二醇脱氢制备邻苯二酚的反应中,镍基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是镍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活性逐渐降低,
通过Ⅺm、BET物理吸附等物性表征表明,Ni氧化变成NiO,Ni微晶长大,Ni:fll助剂N硝o‘流失等不是引起镍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而镍基催化剂
表面活性位在反应过程中积炭和吸附部分产物可能是导致其性能逐渐降低的关键。研究表明,采用器外再生,高温焙烧,充分氧化,可以使催化剂活
性、选择性较大程度的恢复,而其它方法对镍基催化剂的活性恢复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邻苯二酚;脱氢催化剂;失活;再生
中圈分类号:TQ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1672-8114(2011)04-036-04
邻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农 1实验
药、医药、香料、橡胶、染料、感光材料等行业Ⅱ’2】, 1.1催化剂的制备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合成方法有邻二氯苯(或邻 将50
gNi@03)2·6H20溶于25m冰中制得Ni(N03}Jg
氯苯酚)碱性水解法、2,4一二磺基苯酚碱解法、邻异丙 溶液,加入24g硅藻土,混合均匀后室温下浸渍2h,之
苯取代法【3’41等。这些方法大多用到强酸强碱等,腐蚀 后加热浓缩直至得到粘稠物,120oC干燥2h,400℃焙
情况严重,且产物收率低、副产物多、同时对操作过 烧3h得黑色固体物。称取2 mVl(配
g助剂Na2S0。,h,X40
程要求高,分离步骤繁杂等缺点,与上述方法相比, 制成水溶液,对黑色固体物浸渍2h,之后再加热浓缩,
1,2一环己二醇脱氢制邻苯二酚,原料转化率高、产品单 120℃下干燥1h。之后压片,过筛,取2睢40目备用。
一、无对苯二酚异构体、绿色无污染,具有重要的开 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以原料1,2一环己二醇的转化率
发价值圈。 . 和目标产物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为综合指标来评价其性
环己二醇脱氢制备邻苯二酚最早由Nizova.S.A.等『6,
能。催化剂的评价是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wFS一
71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该路线进行3010催化剂评价装置)上进行的,反应产物经冷凝分
了大量研究,其中前苏联和日本的研究最多。我国学 离后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
者对该课题的研究较少,近年来主要有孙志强踊】、熊前 结果与讨论
政翻、蒋登高n01等人对该路线进行了部分研究。目前文 2.1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献已报道的催化剂主要集中在活性组分为Pd、Ni等催2.1.1催化剂的XRD
化剂的研究上,其中孙志强等研究的Nil硅藻土催化剂 为了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对新鲜及失活的Ni—
在280
oc、常压下反应时,1,2一环已二醇转化率达98%
Na/硅藻土进行了XRD研究。图1、2分别给出了新鲜及
以上,邻苯二酚收率达85%以上。 失活的Ni—Nd@藻土催化剂的XRD图。
在该课题的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催化剂的单
程寿命短,缺乏对失活原因的深入研究。因此开展本
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20/o)
作者简介:杨月云,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双(2-(2,2-二氰乙烯基)苯氧基)-2-丙醇及其银(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pdf
- 1-5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不同时段anti-HBs阳性率情况调查分析.pdf
- 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pdf
- 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构筑的六核钴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pdf
- 1-苯基-3-甲基-4-(6-氢-4-氨基-5-硫杂-2,3-吡嗪)-吡唑啉酮光致变色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pdf
- 1.25C-3.OSi超高碳钢的变形与组织分析.pdf
- 1.41%C超高碳钢淬火高温回火球化组织的研究.pdf
- 1.5%C超高碳钢等温淬火组织在回火过程中的转变.pdf
- 1.6%C超高碳钢高温超塑性研究.pdf
- 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