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语言民族学视角的分析.pdf
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
——语言民族学视角的分析
吴圣杨
东南亚那珈信仰主要见于泰、老、柬、缅四国,是印度河城市文明传播时期,中南
半岛与古印度两地蛇崇拜文化交流的结果。在后继的印度宗教文明的冲击下,东南亚那
珈信仰发生嬗变,在婆罗门教占统治地位时,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当南传佛教取得正
统地位后,那珈信仰大大退化但没有消失。
关键词:东南亚 宗教文化 那珈信仰
作者吴圣杨,1971 年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泰语副教授。
一、引 言
东南亚那珈信仰主要见于中南半岛的泰国、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个国家。虽然它
们的宗教信仰主要体现为南传佛教,但我们能从其风土人情中明显感受到原那珈信仰对
人们的文化生活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就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国内外尚未对东南亚那珈
信仰的起源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中南半岛的本土信仰、佛教、婆罗门教(后称印度教)
中都有与那珈有关的故事,但那珈信仰究竟如何产生,至今众说纷纭,而且大多流于传
说。笔者认为,研究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有助于深入了解东南亚文化与文明发展史。
二、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
1.那珈信仰源于中南半岛与古印度两地蛇文化的交流
东南亚那珈信仰不是纯粹的本土文化。中南半岛各国的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相互之
间存在历史文化渊源,表现在语言上,泰、老、柬、缅四国语言从语音、文字的书写到
词汇,无论是本族语还是借词都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那珈”即为其中之一。《泰语
词典》(1990)将“那珈na:kh ”一词标注为梵文、巴利文借词。借词是异文化交流在语
言上的反映,那珈信仰正是印度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结晶。
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水网密布,植物丛生,为蛇类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优越的自然
条件。颜师古《汉书·地理志》注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
子,故不见伤害也。”目前学界对越人后裔包括与泰人关系密切的傣族人文身习俗的研
究显示,崇蛇习俗源于生活的水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稻作经济。崇拜蛇无论是为防稻米鼠
110
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
害,还是因为对蛇的恐惧,归根结底,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原始信仰内容之一。泰
人的原始文化中也有关于蛇的崇拜,从语言角度分析,泰人原初拜蛇是出自对蛇的畏
惧。俗语“刹帝利(泰语指国王、领主等)、火与蛇类,都要小心对待”,其中的“蛇”
是泰语本族语 ngu ,可直接引申以喻阴险毒辣的人;与本族语“蛇”有关贬义的语言还
有不少,“蛇缠甩不开”比喻麻烦事惹上身,无法解脱;“打蛇喂乌鸦”比喻徒劳无益;
等等。可见在传统思维中,蛇并不吉祥,而是令人生畏的动物,泰人因惧怕而崇拜蛇。
但泰人对那珈,也就是蟒蛇,则情有独钟,并视为图腾加以崇拜。泰国大部分地区
均有那珈传说。有的说古迹和山洞中有宝藏,由那珈守护着;有的说那珈创造了生命之
河如湄公河;有的说那珈参与建城立国,如兰那泰的前身隶属真腊的庸那珈国(以景线
为中心)得到那珈之助,其国名全称为“庸诺那珈攀幸宏瓦那空”,其中的“那珈攀”
即“那珈种”① ;有的说那珈是宏德国主的始祖,如素可泰地方志记载,素可泰王族的
先祖帕銮原本是一个城主,其母为“囊那珈”,即那珈女;等等。不同传说,反映出泰
人将那珈视为财富、权力、善良、水源和农作物富饶的象征,泰族自认是那珈后代。②
那珈是古代印度人对蛇类统称。印度人有崇拜蛇习俗,在其眼里,蛇是通人性的温
顺动物,蛇被捕来成为崇拜、溺爱甚至亲吻的对象,现在每年都举办蛇节加以庆祝。
“那珈”在印度梵文中原只有蛇的意思,在今天印度语中指蛇、蟒、龙以及神话中的人
身蛇尾的怪物。借入泰语后,“那珈”比源词有了更多的含义,而且与泰人传统蛇的隐
喻绝然相反。《泰语词典》里“那珈”的释义有(1)[神]龙、蛇、巨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