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科技之迷专题解读作业,世界古代文明之迷,末解古代之迷,古代名剧鉴赏作业答案,中国古代史尔雅作业,中国古代史作业答案,唐诗宋词人文解读作业,古代汉语2作业1答案,古代汉语作业,解读中国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科技之迷专题解读作业(1)
思考题: 1 简述西周欹器的力学特点,你从中领悟到什么?
(一)力学特点: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二)领悟:
大圣人孔子将 “欹器”的“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力学特征引入到治国之道和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中来,告诫人们应该努力做到中而不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古代鲁国之君把这奇异的容器视为国宝,放在宗庙中作为“座右铭”,目的是要提醒自己,为人处事要不偏不倚,适可而止,不可过分,以防“满而覆”。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也把它当作“座右铭”放置在案前或显眼地方以为戒。
联系实际我认为欹器主要给人以下两个启示。
第一,“满招损,谦受益”。 这是欹器给人的一个重要启示。如果器皿不是空的,就盛不了东西,欹器不是空的,也不能汲水,人也是如此。人不但要虚心学习,而且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句话,做人要谦虚。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认识,有的放矢。
第二,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与人君,或统治阶级的关系就像水与欹器的关系。没有水,欹器就无所作为,成为废物,只有水,才能使欹器运动起来,且到了适中的位置,欹器就会自动摆正而不会倾覆。可见,只要以民为本,为民谋利,顺应民意,情系群众,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相反,如果与民争利,没有公平正义,失去了“中则正”,那么,就会不平则鸣,甚至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导致水将欹器倾覆!
简述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你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的阶段性结论有何看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
天文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我国是天文观测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记录的资料也最多,其内容之广泛在世界文明史中是罕见的。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天文学的萌芽阶段。当时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从考古发掘着,半坡民族的房屋都向南开门,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着同一个方向。人们还在陶器上绘制了太阳,月亮乃至星辰的纹样。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天文学逐步得到发展。相传在夏朝已有历法,所以,今天还把农历称为“夏历”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将一年分为春、秋两个季节,平年有一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商代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录。西周已设专门人员管理计时仪器和进行天象观测 春秋时期,人们已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阳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十八宿体系 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当时已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在同一书中还记有“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学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天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战国时期的甘德、石中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在一起称为《甘石星经》。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人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使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天文学有了长足进展。全国制定统一的历法。西汉武帝时,司马还参与改定的《太初历》——具有节气、闰法、朔晦、交食周期等内容,显示了很高的水平。这一时期还制作了浑仪,浑象等重要的观测仪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特别是两汉时期,在天文学理论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深化。先是提出“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即将宇宙比喻为鸡蛋,地球如同蛋黄浮在宇宙中 进而又有人提出“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固定的天穹,而是无边无涯。”这实际上是说宇宙空间是无限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学仍有所发展。祖冲之在刘家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大明历》,这是一部精确度很高的历法。
隋唐时期,又重新编定历法,并对恒星位置进行重新测定。一行、南宫说等人进行了世界上最早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人们根据天文观测结果,绘制了一幅幅星图。欧洲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以前,始终没有超过1022颗星的星图。
宋元时期,制造、改进了许多天文仪器。北宋苏颂等人的“水运仪象台”以水为动力,带动一套精密的机械,既可观测天体,又可演示天象,还能自动报时,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种。元代郭守敬制的简仪等在同类型天文仪器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还创造了中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授时历》,定一年为365?2425天,这和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是一样的,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多年。
明朝前期,天文学没有什么进展。明中期,欧洲传教士带来欧洲天文学知识,促进了中国天文学进一步发展。徐光启等人翻译了一批欧洲的天文学著作,并制作了一些天文仪器,安装在北京天文台。清建立后,在中国的传教士又督造了六件铜制大型仪器,这些仪器保存至今。清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西方哲学 管理智慧雷雨风山.doc
-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doc
- 东西方美术形态的比较.doc
- 世联_成都青房羊西线项目定位研究及物业发展优化建议_106PPT.ppt
- 东西方文化比较复习资料.doc
- 个人课题申请表.doc
-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doc
- 个性化作文课题研究实践报告.doc
-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doc
- 中传考研汉语基础考试大纲.doc
- AS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Battery-Backup-Kit-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CB-05-V2-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EIMOS-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xess-Pro-Series-2120-Roller-Shutter-Pendant-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iamond-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Power-Drive-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Secure-SDO-6-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M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ELI-250-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燃煤热风炉技术条件.PDF
- 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园平面图.PDF VIP
- 中级车号员(长)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测试题.docx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车号员一体化考试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doc VIP
- 初中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