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现代哲学熊十力.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中国哲学史 6:熊十力 参考书目 《熊十力全集》(十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齐勇 编《现代新儒学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蔡仁厚《熊十力先生学行年表集》,台湾明文书局1987年 王守常《熊十力著述行年考》,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7年 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台湾明文书局1989年 郭齐勇《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叶贤恩《熊十力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志明《熊十力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丁为祥《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郭齐勇《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日)岛田虔次《熊十力与新儒家哲学》,台湾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生 平 人 生:自学成家; 1930:我有所得嘛,为什么不居? 1949:确乎其不可拔! 1955:我担心今后人们都不会思想了; 1966:中国文化亡了! 名 言:1.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船山正为 欲宏学而与世绝缘。百余年后,船山精神毕竟灌注人间。 2.衰年心事如雪窖,姜斋千载是同参。 著 作:1.《新唯识论》(文言、语体、删定)—《体用论》《明心篇》; 2. 《佛家名相通释》《十力语要》《原儒》《乾坤衍》…… 思 想:1.三阶段—援易入佛…由佛向儒…归宗于儒。 2.两方面—内圣;外王 非 议:“三不朽”…熊氏在「立德」方面殊不足观。他为人既骄且吝,好名好 胜而又目空四海,时时贪、痴、嗔三毒习气横发而又不知自检。 生 平 生 平 生 平 生 平 生 平 生 平 吾学贵在见体 危机及其根源——中国传统圣学之毁坏: 1)挽世唯物之说胜,功利之习炽,又值东西学说汇流交错,…妄动以赴竞争之壑; 2)近世学者之患,皆物为之累,而气不自振; 3)中国至于今日,人理绝,人气尽,人心死,狼贪虎噬,蝇营狗苟…; 4)万化生于人心,人心正,则万事万物莫不一于正。人心死,则乾坤息,尚何事物 可言! ▲→复本心,重建道德自我和文化主体。(内圣外王) …→重建道德形上学 哲学与科学: 1) 科学假定外物独存,故理在外物,而穷理必用纯客观的方法,故是知识的学问; 2)哲学通宇宙、生命、真理、知能而为一,本无内外,故道在反躬。非实践无由证见,故是修养的学问。 3)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的实相的哲学家,必不同科学家一般地把真与善分作两片说去。 哲学建本立极,只是本体论: 1)基实测以游玄,从观象而知化。穷大则建本立极,冒天下之物;通微则极深研几,洞万化之原; 2)学不究体,自人生论言之,无有归宿…道德无内在根源…治化无期,功利杀夺,何有止期? 3)若真了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科学知能皆可用之以自求多福。学不究体,知识论上,无有知源。 ▲→以本体形上学涵摄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治化论……Ultimate Concern 扫相显体 见体之迷途:离心,向外在的物事中,用理智的方法,去寻求本体。 …现象只是幻象,无自性,故不能自存。 …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真心)不二……本体须在心上求。 见体之正途:即心,心扫荡一切相,或者 空一切相,方得冥证一真法界。 …比喻:绳与麻 …立场:境不离识(心);反对离识独存。 1)破“应用不无计”:在实际生活方面,因应用事物的串习,而计有外在的实 境,即依妄计所由,以为之名……离识实有: a.别计为瓶盆等法(具体事物); b.总计为日用宇宙(整个世界) ……例如:“坚”+“白”= 瓶(境) 2)破“极微计”:于物质宇宙推析其本,说有实在的极微,亦是离心独存的(原子…) a.玄学:科学中的原子等微粒是绝对真体之大用,是假名事物; b.现代物理学:物质的粒子性,已摇动了。 心与境:心是对境而彰名的,才说心,便有境,若无境,即心之名也不自立了。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