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出血及止血血栓检查.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血及止血血栓检查,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拔牙后出血怎么止血,牙龈出血怎么止血,牙齿出血怎么止血,鼻子出血怎么止血,内痔出血怎么止血,手指出血怎么止血,痔疮出血止血方法,血栓与止血学

山西医科大学 教 案 (理论课教学用) 单位 : 山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 内科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 : 许莲蓉 课程名称 : 实验诊断学 授课时间 : 2007年4月 授课章节 实验诊断学第四篇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授课对象 五年制本科生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时间 2007年4 月23日 2007年4月24日 授课地点 医科大学第十七教室、口腔医院8层24教室 教学目的 1复习并提高血栓与止血机制的基本理论 2掌握常用止血、凝血、纤溶检测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3了解出血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难点:凝血与抗凝血两个体系中的平衡与联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辅以启发性提问,结合多媒体课件 教学仪器 1、演示设备; 2、多媒体课件 授课提纲 一、基础理论 (40 分钟)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管壁检查 (10 分钟) 2 、血小板检测 (略) 3 、凝血因子检测 (20 分钟) 附:抗凝子血酶 Ⅲ 4 、纤溶活性测定 (10 分钟) 5 、 DIC 诊断的基本测定 (10 分钟) 三、出血性疾病检查小结及检查要点 (10 分钟) 选用教材 诊断学(第六版)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月 参考教材 1 刘利兵.尹维宏主编.《实验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王鸿利主编,实验诊断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理 论 教 学 用) 讲授内容 注解 第四篇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基础理论 正常止血过程 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1.血管壁的作用 2.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的粘附: 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 3.凝血因子的作用 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共同途径 4.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细胞抗凝作用 体液抗凝作用 5.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管壁检测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1)原理: 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 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完整性及其脆性。 2)参考值: 5cm直径圆内:男性5个; 女性及儿童10个。 3)临床意义 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V-C或V-P缺乏等; 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症、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血管性血友病(vWD)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1)原理: 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停止时间。 2)参考值 Ivy法:2~6min,7min为异常;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9±2.1min,9min异常。 Duke 法:1~3min, 4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严重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vWD、DIC; 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药物干扰,如服用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测定 1)原理 免疫火箭电泳法:含vWF抗体的琼脂凝胶板+受检血浆 电泳,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火箭样沉淀线 参考值 94.1%±32.50%。 2)临床意义 减低: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增高: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 病变、糖尿病、妊高征、肾小球疾病、大手术后等。 (二)血小板检测 1.血小板计数 采用镜下目视法或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 1)参考值 (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减少 ① PC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② PC破坏或消耗:ITP、SLE、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DIC、TTP、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输血后、先天性); ③ PC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 增多 ①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 ②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 2.血小板粘附试验和血小板聚集试验 临床意义 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