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和教学活动设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 作 學 習 法 與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大業國中 張瑋玲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依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合作學習”小組(每組約2至6人)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老師每節課安排的內容,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二、傳統學習法與合作學習的比較 三、合作學習的要素 積極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面對面激勵互動 (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個別績效與個人責任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人際與小團體技巧 (Interpersonal Small Group Skills) 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 強生兄弟(Johnson Johnson, 1990) 四、採用合作學習的理由 充分發揮並落實溝通式語言教學的精神 強調學習者以互動的方式進行溝通。 以學習者為中心。 選用真實(authentic)及有意義的(meaningful)教材。 注重學習過程。 重視學習者個人的過去經驗。 四、採用合作學習的理由 教學目標並非僅止於語言或文法知識的灌輸, 更應同時注意培養言談(discourse)、 社會語言(socio-linguistic)、及溝通策略的(strategic)能力。 以增強目標語文(target language)的溝通能力為宗旨。 把教室內學到的語文應用到教室外的各種真實情境及場合。 主張嚐試錯誤(trial and error)乃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學習者語文的流暢(fluency)與準確(accuracy)均嚴格要求,但有時卻比較強調語文的流暢性。 四、採用合作學習的理由 2. 可協助增進學習成就。 3. 協助改善人際關係及技巧。 4. 對情意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5. 堅實的理論基礎。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1.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邊度拉(Be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環境、學習者、認知行為三個要素的互動下進行,主張學習的進行要在自然的情境下,讓學習者與環境互動,以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學習者的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及自律(self regulation)是成敗的關鍵。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2. 建構學派(Constructivism) 建構學派以闡述知識論為主,植基於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主張每個人的知識是非客觀的(nonobjective)、是暫時的(temporary)、是發展中的(developmental)、是自我建構的,和社會、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3. 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人類認知發展由出生到成年分為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操作前期(preoperational stage)、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四個階段,認知發展過程均涉及三種過程—吸收/同化(assimilation)、調整(accommodation)、平衡(equilibration),該理論強調認知發展是經由個人與環境持續、改變的互動來進行。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4.認知發展潛能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維高斯基(Vigotski)的“認知發展潛能區”是指學習者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他受到能力較強同儕(含老師)協助時所提昇的能力之間的差距,也就是學習者能力發展的程度與潛在能力之間的距離,而縮短差距的過程中,事件或問題的本身並非重點,重要的關鍵是在人際互動(interaction)中發展出來的較高層認知程序(higher cognitive process)。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5.全語言觀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保持語言完整性。 強調語用。 以學生為中心。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6.過程觀 (Process Approach) 學習成效固然重要,學習過程也不可忽略。 容忍錯誤。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7. 互動觀 (Interactive Approach) 強調以各種形式互動,達到腦力激盪,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 激發主動參與。 五、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8. 溝通觀 (Co

文档评论(0)

whx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