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琦农民战争与社会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家琦农民战争与社会发展,茅家琦,台湾三十年茅家琦,琦善与鸦片战争,茅家埠,杭州茅家埠,茅家埠景区,茅家梁,杭州茅家埠农家乐,茅家埠农家乐

茅家琦:农民战争与社会发展 日期:[2009-06-03] 作者:茅家琦 来源:中华文史网 农民战争与社会发展 茅家琦 -------------------------------------------------------------------------------- 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频繁。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研究这个课题,意见颇不一致,特别在农 民战争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它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减轻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对恢复生产、 发展经济起着重大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不仅不是社会历史前进 的动力,而是一场动乱,对社会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就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史而论,也出现 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在一段时期以内,第一种意见占了主导地位。 2000年《太平天国》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引起了广大观众及学者的强烈反应。人们 对太平天国史的评价,从总的情况看,第二种观点的声音大了,第一种观点的声音小了。 这一变化,不能不引起学术界的关切。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它涉及对整个农民战争史的研究。 一 研究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说起。 爆发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导致社会停滞,农民活不下去。 秦朝建国,一统天下,原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但是,由于土地兼并和地租剥削沉重, 徭 役繁多,再加上刑法严酷,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它很快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一批闾左贫民被征发到渔阳屯戌,一行900人走到蕲县大泽乡时,因连日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按律当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束手 被暴秦斩首,二是起来造反,推翻暴秦。与其延颈就戮,不如铤而走险,或可获得一条生路。屯长陈胜与吴广等人商量,遂揭竿而起。他们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掀起“伐无道诛暴秦” 的强大浪潮。起义者有其自己的主观意图,但起义的客观作用则是为社会发展推倒障碍,开辟道路。 隋王朝二传至杨广,穷奢极欲,劳民伤财,造成“人相啖食,十而四五,关中疠疫,炎旱 伤稼”;“安居则不胜冻馁”,“剽掠则犹得延生”,人民大众被迫造反,导致反隋义师蜂起 。隋王朝又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中国社会要进步,就必须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隋末农 民起义适应了这个历史发展的要求。 清王朝自中叶以后日益腐朽。经济上,大地主巧取豪夺、田连阡陌,贫困者无立锥之地; 政治上,各级官吏苟且谄媚、贪污腐败;学术上,空疏无用,脱离实际。鸦片战争前夕,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敏锐地觉察出当时是一个“衰世”。他主要揭露了两个问题。一是贫富极端 不均,他说:“浮、不足之较,相去愈远则亡愈速,去稍近治亦稍速。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直以是券矣。”又说:“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二是庸人当政 ,社会上缺乏人才。他说,当时“无才相”、“无才将”、“无才士”、“无才民”、“无才工”、“无才商”,甚至“无才偷”、“无才盗”。他的结论是“乱亦竟不远矣。”穷则 变,变则通,通则久,为维护清廷的统治,龚自珍希望清政府主动进行改革。他说了一句十分深刻的话:“与其赠来者以勍(qing)改革,孰若自改革。”但是清王朝充耳不闻,拒 绝接受这个忠告,不考虑任何改革。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败, 主张并呼吁改革的人增加了。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变革主张。除魏源外,还有徐继畲、梁廷枬(zhan)等人努力研究西方文明,分别撰写《瀛环志略》、《海国四说》等书,介 绍并赞赏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含蓄地表达了改革的思想。曾国藩也向清朝奏陈民间疾苦,建议清廷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以上种种呼吁都没能促使清廷觉醒,主动进行改革。社会进一 步腐败下去。正如广西籍官员龙启瑞所说:“窃念粤西近日情事,如人满身疮毒,脓血所至,随即溃烂”;“草莽之间,狡焉思逞者,即无事之区,亦将乘间窃发。”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就是这 种形势逼出来的。 以上三次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都说明一个观点:农民战争是统治阶级逼出来的——“逼上 梁山”。从现象上看,农民活不下去,除了“造反”,别无出路;从实质上看,则是社会停滞,只有自下而上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腐朽王朝,历史才有前进的可能,农民战争适应了这 个历史发展的要求。无疑,它们是正义的事业。如果将以暴力为手段,自下而上地推翻腐朽的政权,扫除历史发展的障碍视为革命的话,那么,农民战争也是革命战争。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作一点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帝王思想”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帝王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