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内容: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原因: (1)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 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 郑氏政权的联系 (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另一方面,从经济整体看,这一经济因素只是在部分地区、行业稀疏出现,力量微弱。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非常缓慢。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关系。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明太祖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雍正帝 也叫“重本弃末”、“强本弱末”,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问: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农业、商业持什么态度? 重视农业 抑制商业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国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 。 —汉朝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朝 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 —清朝 探究一: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法家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 实行“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 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 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 利相倾; … … ” 维护封建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商人不如农、工辛苦,却获暴利,影响农业发展,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 3、表现: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西汉:严禁商人购置土地且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 明清:对商业发展不鼓励,常盘剥商人。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农业是自然经济的主要和决定性生产部门农业是国家富强基础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有利于稳定人员,保障兵源 (2)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原因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4、“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 消极: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1)妨碍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后期时期,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积极: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2)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汉景帝经常对下臣们说: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历史表明,农工商都应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逐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