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生化指标的改善与预后的关系,肝炎预后,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诊断标准,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重型肝炎的治疗,重型肝炎护理的ppt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生化指标的改善与预后的关系
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后生化指标的改善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8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72h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K、Na、Cl的改善情况,以及PT、TB改善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人工肝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ALT、TB、K、PT均明显降低(P 均<0.05),CHE(P<0.05)升高,治疗后72h ALT、TB、CHE、Na、K、PT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而人工肝治疗72h后TB不反弹组、反弹但未超过治疗前组及反弹超过治疗前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工肝治疗72h后PT低于治疗前组近期疗效分别优于反弹但未超过治疗前组及超过治疗前组(P<0.05)。 结论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改善,而第1次人工肝72h后TB及PT反弹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可据此对人工肝治疗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
重型肝炎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差,临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主要通过物理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血浆置换(PE)、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血液灌流(HP)和血浆滤过透析(PDF)等。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主要功能以解毒为主,部分兼有补充体内物质和调节机体内环境紊乱的作用。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05-03/2009-03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383例重型肝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对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做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5-03/2009-03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男308例,女75例;年龄14~61岁,平均年龄39岁。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病例数分别为12、23和348例,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分别为94、101、176例;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病因未明者,其中病毒性肝炎363例,占94.8%,包括甲、乙、丙、丁、戊肝,酒精性3例(0.8%),药物性3例(0.8%),病原未定14例(3.7%),而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315例,病毒重叠感染者有21例。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所制定的标准[1]。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 卧床休息,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K1、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鸟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等保肝及人血白蛋白、血浆等支持治疗。
1.2.2人工肝治疗 在持续空气消毒的人工肝治疗室内,心电监护下行股静脉穿刺或在上肢静脉留置单或双腔管建立引- 回血血管通路,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中根据治疗时间和PT调整剂量。此次观察采用的人工肝治疗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组(PE组)221例、血浆置换加血浆吸附组(PE+PA组)66例、血浆置换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组(PE+CVVH组)22例及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组(MARS组)74例,383例患者共行人工肝治疗540次,1~5次/例,平均1.4次/例。
1.3疗效判定 依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人工肝学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指征、标准及技术指南,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以临床治愈作为判断标准,慢性重型肝炎以临床好转率作为判断标准,治愈和好转均作为近期疗效判定中的有效,而对于未能达到临床好转标准自动出院和死亡病例判定为无效[2]。
人工肝治疗后72h生化检测指标高于治疗结束时指标,判定为指标反弹,而以低于治疗前水平判定为不反弹组。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
准差,3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均
为α=0.05。
2.结果
2.1人工肝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后72h肝功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与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有明显下降,胆碱酯酶(CHE)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CHE、TB治疗后72h均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工肝治疗结束时、治疗后72h与治疗前相比,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B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后72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注:a表示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表示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标记者表示相应组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人工肝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后72h电解质指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