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设计02.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疆东方金盛工贸有限公司米泉沙沟煤矿 采 区 设 计 单 位:新疆东方金盛米泉沙沟煤矿 矿 长:王 斌 总 工:郭玉军 编 制:吕宝林 日 期:2011年8月 目 录 一、概况 二、采区范围内煤层、地质赋存条件 三、采区生产能力 四、采区布置方式 五、采煤工艺 六、顶板管理方法 七、采区巷道布置 八、采区风量计算 九、采区设备布置 十、劳动组织及工序安排 十一、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十二、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措施 运输及“一通三防”安全措施 其他安全措施 十三、避灾路线 矿井采区设计 编制依据: 《43-1#煤层放顶煤开采设计》 《45#煤层放顶煤开采设计》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节、概况 新疆东方金盛工贸有限公司米泉沙沟煤矿位于米泉市沙沟碱泉子沟东部,距米泉市区13km,井田南部有简易公路在沙沟口与米泉至铁厂沟公路相接,从沙沟口向北5km与乌—奇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行政区划属米泉市管辖。 米泉市经济比较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商贸,餐饮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繁荣,市场供销两旺。 米泉市历年来就是经济、文化、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更为迅猛。该区人口较为稠密,居民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主要从事农业、采矿业及商业、旅游业等。该区是米泉市主要工业区。区内一切生产及生活物资主要靠乌鲁木齐市及米泉市供给。 新疆东方金盛工贸有限公司米泉沙沟煤矿为“十五”规划15万t/a保留矿井,该矿已于2004年5月委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目前矿井采用“走向长壁水平分段轻型液压支架炮采放顶煤”采煤方法,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思路,采用较先进的回采工艺,提高矿井回采率,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矿井设计规范》 采区设计的原则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对目前矿井实际开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优化矿井开拓方式及采区巷道布置,选用适合该矿煤层赋存条件的较为先进合理的采煤方法,提高矿井安全系数,提高矿井回采率,降低劳动强度,合理开发有限的煤炭资源。 第二节 采区范围内煤层、地质赋存条件 一、采区地质 (一)采区地层 井田内地层仅有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第四系。基岩均为第四系覆盖。分述如下: (1)西山窑组(J2x) 为含煤地层。岩性为滨湖相——泥炭沼泽相沉积的细碎屑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西山窑组地层平均厚722.28m。井田含15—16至46号煤层。纯煤厚70.82m,含煤系数9.8%。根据含煤性及其组合特征,该组地层分为三段。 a.下段(J2x1) 该段上部以41号煤层顶板为界。岩性以灰——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含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夹薄层灰白色中砂岩。地层平均厚213.94m。含41~46号煤层。五个可采煤层均赋存于该段。 b.中段(J2x2) 上部以25号煤层顶板为界,岩性以深灰色致密状粉砂岩为主,深色细砂岩和黑色炭质泥岩、薄煤层次之。25~40号煤层都是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厚度199.51m。 c.上段(J2x3) 井田内仅有25号煤层以上到15号煤层之间的地层。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及灰——灰白色细砂岩为主,含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极少见灰白色中砂岩。含15—16、18—19、20—22三个煤层组,均为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厚209.83m。 (2)第四系(Q) a.中更新统冰水沉积——上更新统下段洪积(Q1-2fgl-pl) 主要由砾石组成,砾石棱角——滚圆状,下部胶结——半胶结。砾石成分以火成岩及变质岩为主,不整合于西山窑组之上,厚度50~70m。 b.上更新统洪积砂砾石及风积亚砂土(Q3pl、Q3eol) 此层覆盖全区,厚4~40m。 c.全新统冲洪积(Q4apl) 主要为砂、砾岩,零星分布于现代冲沟中,最大厚度3m。 (二)采区构造 采区构造属七道湾背斜北翼,为北倾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338°左右,倾角70°~80°。 采区内仅存断裂构造为F2断层,断层面北倾,倾角70°~80°,断层北盘逆冲于南盘第四系之上,造成北盘的45号煤层底板与南盘的第四系砾石层接触,45号煤层底板泥岩0.80~1.00m以下即为第四系砾石层。F2断层从井田南缘45号煤层底板泥岩中通过,具层间滑动性质。 32—1号水文孔证实,F2下盘第四系深度为199.50m,断层两盘侏罗系地层落差达150多米,南盘的第四系构造凹陷含水带,给煤矿生产的开采技术条件增加了复杂性。主要断层特征见下表。 主要断层特征表 表1-2-1 断层名称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o) 落差(m) 备注 F2断层 逆断层 北东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