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的历史记忆 来源: 发布时间: 2006-8-10 9:32:00 ??? 二十年前,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钟,随着激荡人心的音乐和呼号“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出现,中国内地第一个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了!这是一个用全新的广播方式广播的频道,她一反传统的“录播”方式和“分割式”节目编排,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出新闻,每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其余时间根据“广播节目以时间为轴纵向延伸”的特点,按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各种话题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众即时交流,多姿多彩地直播。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广播改革,在广播形式和内容安排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了;珠江台的成功和后来系列台的建设,使广东电台焕发了青春,也引领中国的广播改革进入“珠江模式”时代。
(一)
??? 现在的年轻同事可能会问,广播改革为什么率先从广东开始呢?简单一句话:是广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给广东广播界特别的要求和特别的压力,逼得广东电台“不改革就活不下去了”。当年的压力,第一是开放环境下境外广播走进来的压力,香港的广播频道,曾经夺走广东电台七成左右的听众;第二是电视的压力,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让广播处于“低潮期”;第三是经济改革的压力,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要求广播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不改革就要被淘汰!这种现实的紧迫感逼出了广东广播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改革精神。??? 广东电台实际上从1981年起就开始了广播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全国率先办起主持人节目,改革新闻节目,从85年起试办“大板块节目”。但这些局部的改革只获得局部的成效,我台在与外台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看来,要与外台抗衡,必须进行以台为单位的“总体改革”!从1984年下半年起,广东台的同事在一次一次探索、实践、讨论。有两件事情对我震撼很大:第一件事,是一批年轻同事自发地进行收听调查,从上下九路到北京路,每天去数商店与住家的收音机,是收我台,还是外台?一周之后,他们报告回来的消息是:我3彼7,或我2彼8,在广州的心脏地带,我台只占有两三成收听率!这几个青年同事是陈扬、陈永光、刘绍辉、何穗怡。事情震动全台,在改革座谈会上,几位老广播为此痛哭失声!他们说:办了一辈子广播,没想到临近退休时广播竟然是这个样子!作为刚刚当任副台长不久的我,顿时感到使命在肩,不改革还行吗?!第二件事,84年秋冬,组织派我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在北京我了解到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还听到中央一些新闻单位正在酝酿开办“经济电视台”。我觉得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向副厅长兼台长陈克同志汇报,总觉得广东电台要赶快行动。84年底,我趁带领传播小组赴香港转播省港杯足球赛的机会,抽出一天时间,实地考察了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看完之后我觉得:外台办得到的,广东台也能办得到!回来之后,我向陈克同志建议,用省台第二套节目来进行总体改革的试验,大胆引进境外先进广播方式,办出受珠江三角洲听众喜爱的电台!陈克同志赞赏这个建议,他深思熟虑之后,在1985年2月25日的台长办公室会议上拍板决定:成立以余统浩为首的筹备小组,以广州话播出的第二套节目为对象,进行总体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和策划。并让我从台里的各个部门挑选了8位同志参加筹备工作。他们是:沈云光、陈扬、罗海岳、黄宪辉、陈连峰、周郁、李一萍。
(二)
??? 1985年3月中旬,筹备组在番禺宾馆召开两天会议,会议后期,特邀了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黎秀洪和科长潘辉明(现南方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出席,共同研究,着手起草《关于筹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请示报告》,这个报告首次提出广东电台创办系列台的改革方案,作为系列台的第一步,将第二套节目改办为“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引入全新广播形式,创新信息传播方式,为经济界和广大听众服务。报告就电台的宗旨、台型(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节目内容、广播形式作出原则性描述。3月23日报告呈报省委并转呈广电部征求意见。7月1日,广东省委批准了报告,省委书记林若批示:“这个设想很好,请抓紧施行”。省长梁灵光批示:“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好的,应予支持。”8月16日,国家广电部批复同意了这个报告。9月,省广播电视厅成立了以厅长蔡辉为首的厅珠江经济台筹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我兼主任)和建设、设备、宣传、人事四大组,动员厅台力量,在蔡厅长和新老台长周无忌和陈克同志的领导下,以非凡的气魄,争分夺秒地推进筹办工作。珠江经济台在创办的时候,采取了很多创造性的措施:人员不足,向社会公开招聘。当时有1400多人报名应聘,最后招收了62人,分配到珠江台编辑部(曾广星当主任)和信息部(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