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李莉凤 2008-4-18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夏、商、西周三代的农业、畜牧业;三代的青铜制造业;商周的玉器加工业、纺织业、陶瓷业以及漆的使用;商周的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邮驿传递制度;三代的都城。 (二)能力培养方面 1、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代经济的讲解和相关问题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代经济史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2、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初步掌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推进经济发展的本领。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夏、商、西周三代经济发展与政权更替、制度变化及辉煌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农业是夏、商、西周的主要经济部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带动了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第一个经济文化高峰。 基础网络 作物:“五谷”在商周时都已种植,甲骨文和《诗经》有记载。 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制工具,青铜工具极少。 肥类:粪肥、草木灰、绿肥。 畜牧业:商朝饲养的家畜很多,用于食用、拉车、祭祀。 地位:商周手工业主要部门,三代因此被称为“青铜时代”。 商:官府垄断,作坊集中在王都。 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 玉器:商代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妇好墓就出土七百多件。 陶瓷:商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 ①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红漆碗。 ②商周漆工艺大量用于造车装饰。 ①商民善经商,于是后世将经商者称为“商人”。 ②商朝以贝为币,商都商业繁荣。 交通:商周时建立了邮释传递制度。 都城:全国政治、交通中心。商业都市。 [导入] 家天下的确立,国家机器的出现,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小康社会,尽管传统的民主大同不复存在,但我们却把他视为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质的飞跃。这是因为我们最终评价历史进步与否的是这种制度是否适应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实践证明:奴隶制度以它在当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带领人类创造了一个更为繁荣青铜时代。 注意:农业是基础,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商品市场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和产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农业的发展。交通发达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 一、农业和畜牧业 1夏、商、西周农业的发展: 原因: 1、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 古代是农本社会,农业是政治统治、国家稳定、君王享乐的物质保障;古代发给官吏的薪俸就是粮,这说明农业对王朝统治的重要性。殷墟甲骨文中有关问询农业生产的卜辞达千条以上。仅次于祀与戎。 2 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方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甲骨文的象形字体看农业,如“ ”字其实就是众,指太阳底下三个人在劳动,反映了奴隶的集体耕作。“ ”是田,反映农田阡陌纵横的情况,“勰”即三人协力,三耜共耕。在不懂科学种田的古代,加大人手的粗放形生产无疑是一大进步。 3 生产技术: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灌溉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注意:①三代生产工具依然十分简陋、仍然以木、石骨蚌为主,青铜农具很少。 ②三代农业在国家的地位,农业是经济中的主要部门,是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表现: 1 农作物品种增多。 “五谷”在商周时普遍种植;农作物品种从稻粟到“五谷”的变化;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抛荒休耕到集体耕耘、轮流休耕施用肥料的变化,在比较中看变化,在变化看发展。 2 耕作技术的提高,人们懂得施肥; 2商朝的畜牧业: 商代饲养的家畜很多,殷墟曾出土不少牛羊马猪等遗骸,甲骨文中有大量杀牲祭祀的记载,商代养马较发达,商王常乘车狩猎,还向方国部落征收马匹。 二、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青铜铸造业: ①“青铜时代”概念; 我国青铜文化始于夏,止于春秋时期,约经历1500年的历史,其中以商周最盛,夏代的青铜制造已有一定水平,但目前发现尚少。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青铜器的数量,种类之多空前绝后,这是夏、商、西周时代称为青铜时代的主要依据。 三代大量生产青铜器的原因:据《左传》讲,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商周社会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青铜铸造主要为此服务,因此,三代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和兵器。礼器名称有鼎、鬲、簋、彝、卣、尊、瓿、觯、觥、觚、爵、角、盘、盂等。兵器有戈、矛、戚、钺、刀、箭镞等 ②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一是生产规模大,集中程度高(作坊集中在王都); 二是产品为国王和贵族享用; 三是技术精湛,铸造程序严密;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铜、锡、铅)制范(模具)、浇铸、修整等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