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动车论坛_高速秦沈客运专线调整见解.docVIP

_动车论坛_高速秦沈客运专线调整见解.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的一点见解 -----浅谈60Kg-38#线岔调整 秦沈客运专线高速电气化铁路概况: 秦沈客运专线南始于山海关,北终于沈阳枢纽,全线位于辽宁省境内,所属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北方气候特性,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秋季节风大,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可达40℃,冬天最低气温可达-30℃,最大风时风速可达30m/s。设计为双线客运专线,最小曲线半径3500m,最高设计速度200Km/h,悬挂形式为全补偿简单直链型悬挂,供电方式为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正线悬挂THJ-70+CTHA-120,承力索、接触线下锚张力均为15KN,站线悬挂THJ-50+CT-110,承力索、接触线下锚张力均为10KN。车站线岔均采用交叉线岔,站线采用60Kg-18#线岔,车站两端上下渡线采用60Kg-38#线岔。接触网设计导线高度5500mm,结构高度1400mm,接触网按“V”停反行设计,上下行正线电气分开。电分相采用带中性段的关节式分相装置。客运专线正线部分采用外资引进零件有:电动隔离开关;铜银合金接触线;整体吊弦;电连接线夹;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中心锚节线夹;组合定位装置。 秦沈客运专线全线设计速度200Km/h,设计速度高,特别是对车站渡线岔子为满足高速度的需要,设计技术先进,标准高,能否精确的按设计标准施工,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素质,科学施工组织,应用先进的测量、施工机具。为此,我们在施工前组织参加线岔调整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安全可行的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架线应用普拉塞---陶依尔的CEM100.087型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辅以电化局科技成果---接触网液压阻尼放线架,应用先进的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和开发先进软件系统,全过程电脑记录跟踪。 秦沈客运专线2001年10月份开工;2002年11月份建成,11月31日全线一次合闸送电成功,并顺利进行了时速200Km/h高速度热滑试验。 60Kg-18#线岔设计情况 渡线悬挂形式与正线悬挂形式一样,均采用THJ-70铜银合金承力索和CHTA-120铜银合金接触线,下锚张力承力索、接触线均为15KN。吊弦采用外资整体吊弦,带导流环。 2、支柱位置设计:(图示) A B C C B A 支柱定位呈上下行对称布置 b、第一个道岔柱(A处)线间距Sp=0.1米;距WA点8.68米; c、第二个道岔柱(B处)线间距Sp=0.5米;距第一个道岔柱50米; C处正线、渡线定位柱间距3.0米,两柱中心处线间距Sp=1.65米,距第二个道岔柱51米。 调整标准 渡线导线 200mm 正线导线 200mm 300mm 0 100mm 200mm C B A 第一个道岔柱即图示A处,拉出值正线为-300mm,渡线为200mm。 第二个道岔柱即图示B处,拉出值正线为-100mm;渡线为200mm,两线间距为200mm,即在道岔柱A、B间形成一个悬挂交叉点。 C处正侧线定位柱,渡线拉出值+200mm,正线为0。 第一个道岔柱(A)处渡线接触线应高出正线接触线130mm, 第二个道岔柱(B) 处,渡线接触线应高出正线接触线10~20mm。 3、调整要求: 在线岔线间距800mm处,正侧线导线必须在受电弓的同一侧,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线路同一侧,非工作支应按设计要求抬高。 始触区内严禁安装任何线夹;始触区范围为400~850mm; 3、 交叉吊弦间距为:接触线移动值+150mm; 4、 叉吊弦位于线间距不大于400mm处; 交叉吊弦 线路中心 受电弓 《400mm 60Kg-18#线岔施工过程: 前期应完成工作: 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悬挂已调整完毕并符合要求。 腕臂及定位装置顺线路偏移已调整且误差不大于20mm。 道岔处组合定位装置及整体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抬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垂直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两支承力索交叉处未有磨擦现象。 调整拉出值和导线高度 用接触网多功能激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