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触点镀金质量和接触可靠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触点镀金质量与接触可靠性 周怡琳、林雪燕、章继高 r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876) 摘要:由于国内环境污染严重.触点镀金表面经过长期室内自然暴露后生成了大量呈岛状离散分布的腐 蚀物。腐蚀物由处于中心的腐蚀核及环绕的腐蚀晕圈组成,腐蚀核下是微孔。分析镀金表面的微孔率、 腐蚀物覆盖面积t结果表明随腐蚀时间加长,镀金表面徽孔率和腐蚀物面积逐渐增加而趋于饱和.在腐 蚀物上进行微动试验,发现较薄的腐蚀晕圈同样会造成高且波动的接触电阻。由于腐蚀晕圈远大于腐蚀 核在表面覆盖的面积.因此腐蚀产物对接触可靠性的影响远比以往预计的严重。 关键词:镀金质量,自然腐蚀,微动。接触电阻,可靠性 1.引言 电触点材料表面的绝缘腐蚀物是造成接触电阻升高导致接触失效的重要原因之~”‘ “。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触点在受到周围机械振动、电磁力、热应力循环等因素影响而产 生小幅度的周期性相对运动—徼动,微动磨损最终导致在接触界面形成绝缘腐蚀物,这 种现象称为微动腐蚀,是造成接触不可靠的另一重要因素o’“。本次实验通过对镀金样品 在室内长期自然暴露后形成的腐蚀物的表面形貌、成分的分析结果,对国内工业气体环 境对触点材料的影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对镀金表面上自然腐蚀晕圈对电接触可 靠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2.实验准备 所有实验样品的基底材料均为锡磷青铜带料,表面镀层为硬金(Au—Co,厚度0.5岬), 中间层镀镍(厚度2.5岬)。样品表面粗糙度由三维形貌仪测得,约O.2呻。所有样品均在 丙酮中超声清洗30分钟并在室温下干燥,然后用漆包线垂直悬挂在上海某电子元件厂无 人走动的房间内,暴露时间分别为3、8、15和22个月。 3.实验结果 3.1镀金样品表面分析 3,1.1镀金样品表露腐蚀物形貌分析 经自然暴露的镀金样品表面都生成了大量腐蚀物,且每个腐蚀物都由处于中心的腐 蚀核和外围的腐蚀晕圈组成(如图1),所示区域约为实际样品表面imm2面积的范围。在 样品上还分布了许多黑点,由能谱证明它们是尘土颗粒。使用扫描电镜对镀金表面上的 侮蚀物形貌进行分析,如图2。可清楚地看到腐蚀物是由一个较大的腐蚀核和围绕它的腐 蚀晕圈组成。腐蚀核呈泡状凸起且有碎裂现象。腐蚀晕圈是由许多小颗粒累积而成的。 腐蚀核直径约1509m,腐蚀晕圈直径约500um。 图I暴露1 5个月的镀金(厚度0.59m)平面样品上 图2镀金平面样品上一腐蚀物 腐蚀物的光学显微照片(约Imm2) 扫描电镜照片,加速电压为3KV 31 2镀金样品表面腐蚀物成分分析 使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镀金表面腐蚀核主要成分。表面任取的五个腐蚀核成分原子 百分比平均值如表l所列。腐蚀核中的主要元素有C、N、0、S、Cl、Ni、Cu。腐蚀晕圈 上的元素成分除Au外,与腐蚀核一致,只是浓度稍低。可见腐蚀物主要是中间层Ni和 基底cu的腐蚀产物。 表l镀金样品表面腐蚀核中元素的原子百分比统计 l镀金样品 C N O S Cl Ni Cu 平均值 26.58 16.87 46.57 0.39 4.68 8.68 3.25 3.13镀金样品表面腐蚀物的数量统计 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表面lcm2面积内的腐蚀物数量进行统计。虽然镀金层本身在 大气中不腐蚀,但由于镀金层较薄,会形成微孔腐蚀,因此镀金表面的腐蚀物数量标志 着镀金层本身的微孔或缺陷数量。由此可知。镀金(厚度0.59m)平面样品表面的微孔率随 暴露时间加长而逐渐增多。并趋于饱和,达260个/cm2,如图3所示。而腐蚀物覆盖面 积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长,也趋于饱和,暴露22个月后,腐蚀物与镀金表面积之比达34 %,如图4所示。 3.2镀金样品表面腐蚀晕圈的微动电接触特性 镀金样品表面的自然腐蚀物呈腐蚀晕圈围绕腐蚀核的形貌特征。凸起的腐蚀核会导 致高电阻和接触失效,这是长期以来被认可的造成接触故障的原因之一,但较薄的腐蚀 晕圈对电接触特性的影响又如何呢?我们在腐蚀晕圈上进行了微动实验。微动幅度309m, 1周期约300s。直流20mA,开路电压1.5V。正压力为109。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