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课文解读.docVIP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课文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课文解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课文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5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开篇一个设问句,提出本文探讨的中心课题,即中国诗的一般特征。]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①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①勃莱克:现在一般译作“布莱克”,英国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 [这里从正面说明探讨中国诗的特征要有一个条件,必须既了解中国诗,又同时了解外国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①”,有居高临远的观点。(①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语出唐代诗评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意思是超出事物表象之外,才能高屋建瓴,把握其本质。环中,《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意思是枢在圆环中,能旋转自如。枢,门上的转轴。环,门上下两横槛用来承受枢旋转的洞。)[这里从反面说明一个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意中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探讨中国诗时才能居高临远,“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最后得出结论,点明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比较文学的方法。] ? 这一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 赏析这段文字要注意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作者开篇即向听众表明自己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谈中国诗:这就是说在下面的演讲中将大量引用中西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诗歌来做比较,以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演讲伊始便告诉听众(读者)自己演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起到了开宗明义、统摄全文的效果。 ? 赏析这段文字还要注意的是,谈中国诗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这不是作者的发明,但传统的方法一般是纵向比较,“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即按照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把中国诗歌划分为先秦诗歌、魏晋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等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诗歌特点。而作者的创意则是从横向的角度,居高临下,鸟瞰世界诗歌,透视全球诗境中的中国诗,因外国诗的存在而识得中国诗是独特的“那一个”,因中国诗的存在而得以成全世界诗歌的完整性。所以他的研究能够“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具有不同凡响的智慧。 ?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①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①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对比中西诗歌不同的发展史,得出中国诗歌发展的无规律性导致了中国诗歌有“早熟”的特征。所谓“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这是指中国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产生了《诗经》《楚辞》这样伟大的诗作。《诗经》有的歌颂纯真的爱情(《周南·关雎》),有的揭示从军的悲凉(《小雅·采薇》),有的表现稼穑的艰辛(《小雅·七月》),……都是抒内心的情感。屈原的《离骚》更是将这种内心情感的宣泄更加夸张化,代表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最高成就。]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早熟”是优点,但物极必反,“早熟”的负面影响是“早衰”。所谓“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理解这个句子,要联系中国诗歌史,中国诗歌高峰出现在唐朝,词曲高峰出现在宋元,之后一直到明朝、清朝,诗歌无论在体裁、题材、手法上都没有多大变化,多因无意、无法或无力创新而落入朱自清所说的“套板反应”之中。]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①”、“后印象派②”那种“纯粹画③”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④羡妒。(①印象派:19世纪在法国流行的一个绘画流派,以1874年画家莫奈展出的油画《日出印象》而得名。印象派绘画注意表现自己对实际现实的直接印象。②后印象派:继印象派之后的又一绘画流派。一般指塞尚、凡·高、高更、贝尔纳等的艺术。他们接受印象派的用色方法并有所革新。③纯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