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中华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最初贡1素材
中华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最初贡献
世界上究竟是谁发明了种稻?这个问题至少在学术上已经争论了100多年。上一个世纪,有些外国学者以为种稻的发明权应归于印度人,也有的专家从稻的语音考源,认为最早的种稻人为印度支那的泰国或越南人。以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出名的日本学者蓧田统,在他70年代出版的专著中,也认为中国稻是由东南亚顺海岸传过来的。 但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使这些推断和设想都令人怀疑了。那里出土的稻谷,使中外学者不得不重新下结论,最早的种稻人,应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认为是我国史前考古近几十年来的一大奇迹。这是距今7000年前的一处原始人居住的遗址。在这遗址中,发现了当时人的住宅和水井遗迹,大量的陶器和石制骨制工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稻谷和米粒。据考古学家叙述,那儿地层中的秕谷、谷壳、谷粒和稻根、稻秆堆积的遗物, 厚度平均达40—50厘米,计算稻谷总量当在120吨 以上。几乎在当时人居住的建筑遗迹里,到处都有稻谷存在。不少原始居民炊煮用的釜底,也有不少残留的米粒锅巴。有些水稻遗物,色泽鲜黄,外形清晰完好。这些丰富遗存,完全证明了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他们已经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我国考古学家和农学史专家作了科学的分析比较,认为河姆渡稻谷,不仅是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稻谷,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一稻谷,比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几百年。 除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外,近30年来,我国南方还有多处古稻谷的发现,如江苏吴兴的钱三漾、吴县草鞋山、上海青浦崧泽、云南元谋和广东曲江马坝等地原始遗址,都有古代的栽培稻谷出土,共约二、三十处之多。据测定,其中距今6000年以上者,即达3处。我国考古学家严文明,汇总了上述所有资料,写出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一文,指出:“把迄今获得的考古资料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比,最早的水稻仅限于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近海一侧,然后像波浪一样,逐级地扩充到长江中游,江淮平原,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下游,最后完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这就清楚地说明了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仍是我国栽培稻起源的一个重要中心”。 我国人民最早种植水稻,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水稻在我国推广不久,很快就传到了东亚近邻一些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北传朝鲜,南传越南。2000年前的汉代,中国粳稻东传日本,随后又传到菲律宾。在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中国──世界上唯一最早从粟发展起来的农业国家 粟,去皮后称为小米,是我国目前北方人最爱吃的粮食之一。据农业科学家考证,它最初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成为粮食作物的。而这驯化之功,首推我国人民。目前世界农学界几乎毫无疑义地都认为,粟的种植,最早是中国人首创的。中华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最初贡献
发布:佚名???时间:2011-8-15 14:42:00???来源:京翰教育中心???录入:李蕾???人气:13【文字:大 小】
根据最新披露的考古资料,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在我国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据测定,距今已有7300年左右。磁山遗址是在1976至1978年发掘的,那里发现储存粮食的窖穴有88个,通过科学鉴定里面所藏全部为粟。这是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粟。除此而外,在我国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和华县泉护村遗址等,也都有远古的采出土。这证明,在六、七千年以前,粟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粮;粟的耕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书曾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这一神话传说,正好和考古发现互为印证。在磁山遗址里,与大量粟出土的同时,还出土了石铲、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多件。通过这些,可以想像出一幅7000多年前,我国先民从粟的耕作、收割直到碾成小米全过程的原始生活风俗画卷。 粟的栽培成功,使人类又有了一个主要粮食品种,有利于解决温饱问题。据日本农学家说,目前世界种粟的面积很广,欧洲意大利、德国、匈牙利,都大面积栽种,日本在传入稻作以前,栗曾是国民的主要粮食。而世界各地的粟,全都是由中国传入的。我国饮食文化专家推断,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由东向西传播,经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奥地利传遍整个欧洲。同时,又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各地。这是我国人民早期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丝绸──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之制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古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5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10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9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smart home Hive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ppt
- 干细胞治疗在2025年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测系统在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中的应用前景.docx
- 五金制品跨境电商市场趋势预测与竞争格局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改装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英文课程介绍PPT课件.pptx
- 共享办公空间增值服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智慧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量预测技术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测系统在城市交通设施中的应用分析.docx
- 【2025秋新版】初中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