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 1《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1《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第一专题:祖国土第一板块:江山多娇《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⒉了解“颂”这一种文体的特点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 ?教学重点: 了解全角度写景铺陈的写法,体会排比在颂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独具魅力的散文诗语言。 教学方法 ⒈文本研习。 ⒉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媒体设计:?? ⒈拟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在课前。? 教学时数课时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二、作者与文题: ⒈作者简介:黄药眠(1903— 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等。 ⒉文体知识:颂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本: ⒈诵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⒉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⒊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来写?   明确:歌颂了祖国的山川美景,还赞美了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这些内容看似散乱,但“形散神不散”,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四、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四人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 ⒈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2段),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   第8-12段是第二个层,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入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瞭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⒉铺叙的特点: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劳动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五、再读课文,体味“颂”与结构特点: ⒈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