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2豫南九校012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河南省2012届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课标第一轮复习讲义:3.6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必修3)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课程标准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备考指要
《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一课知识的复习旨在让学生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考中主要是围绕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进行考查。复习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时,既要从二者的侧重点、见证(表现)、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区分,又要从二者都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等共性方面进行理解,同时注意与第二单元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进行把握,还要从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角度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1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汉字、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们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总之,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史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1)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总之,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温馨提示】
(1)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但两个特征所强调的内容不同。源远流长是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的,是从纵向上看,侧重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讲的,是从横向上看,侧重于丰富厚重。
(3)全面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易混易错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九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检测题 鲁教版.doc
-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题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检测题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曹庄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doc
- 山东省泰安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
-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九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检测题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泰安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无答案) 人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19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doc
-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河南省夏邑县济阳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2 section d教学案(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doc
- 河南省吕潭二中2010-2011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试题 语文版.doc
- 河北省徐水一中11—12学年高一政治第一学期10月月考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
- 河北省涿鹿中学11—12学年高三语文成语复习课件14.ppt
-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
-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2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1.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河南省新湖乡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鲁教版.doc
-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2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4.11实现人生价值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河南省西华县址坊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最近下载
- 酒店管理【运营前厅】亚朵前台入职培训基础手册.docx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河北邯郸市下半年市直事业单位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公开招聘(统一招聘) 工作人员228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8.3法治社会(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docx VIP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国标方法验证-气液比.pdf VIP
- 论尼日利亚专利法律制度-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河北邯郸市市直事业单位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统一招聘)2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论尼日利亚专利法律制度-国际法专业论文.docx VIP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doc VIP
- 《中国流行音乐》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