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第一篇 第一章第二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生物学第一篇 第一章第二章

液态镶嵌模型 在单位膜的基础上,1972年s.J.辛格(S.J.Singer)和G.L.尼科尔森(G.L.Nicolson)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le)。该模型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质双分子层。该模型纠正了单位膜的静态的不足,建立起动态观点,强调了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和球蛋白嵌入的不对称性。 2)功能 (1)物质跨膜运动 被动运输。通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多肽、载体蛋白质完成离于和单糖类物质运输任务。包括简单扩散、溶剂牵引、帮助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如Na、K离子泵,这种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ATP酶参与并消耗ATP。 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内吞作用中若吞入的是固体则称为吞噬作用。若吞入的为液体则称胞饮作用。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进一步浓缩而成染色体。 DNA即遗传物质,DNA的存在形式是染色质DNA上含大量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质。 (四)细胞质和细胞器 1、内质网 1)形态结构 细胞质内有一列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溶质的管道系统,即是内质网(endoplamsmic reticulum)。 2)分类与功能 内质网分为光面和糙面的两种类型 (2)糙面内质网(rough ER) 膜上附有颗粒状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糙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并运输蛋白质。 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是相通的,因此管腔中的蛋白质和脂类能够相遇而产生脂蛋白。管腔中的各种分泌物质都逐步被运送到光面内质网,然后内质网膜围裹这些物质,从内质网上断开而成小泡,移向高尔其体,由高尔基体加工、排放。 5、线粒体(mitochondria)——发电厂、动力车间 1)形态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成颗粒状或短杆状,横径约0.2um—um,长约2um一8um,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线粒体的数目随不同细胞而不同。 8、液泡 (vacuole) 这是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围的充满水液的泡,是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年幼的细胞只有很少的、分散的小液泡,而在成长的细胞中,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而发展成一个大液泡,占据细胞中央很大部分,而将细胞质和细胞核挤到细胞的周缘。 4、核糖体 1)结构 由蛋白质及rRNA组成核糖体的大亚基和小亚基。 40s 30s 小亚基 60s 50s 大亚基 80s 70s 核糖体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2)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细菌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不同,要简单的多。最主要的差别是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核物质-DNA还是有的,形成类核区(又称拟核)。并且细菌细胞也没有其他各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的与动物细胞相比, 有几点不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有细胞壁 没有细胞壁 有叶绿体 没有叶绿体 有中央液泡 没有中央液泡 依据有无细胞核,整个生命世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 菌 植 物 放线菌 动 物 蓝 藻 真 菌(霉菌、酵母) 原生动物 藻 类 一、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 细菌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模式图 (一)细胞膜与细胞壁 1、细胞膜 1)结构 细胞膜结构 单位膜模型 1935年,丹尼利(Danielli)和戴维森(Davson)提出了该模型;1959年,罗伯逊(Robertson)将其完善。该模型表示,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及其内外两侧各覆盖的一层蛋白质所组成。脂质分子相互平行并与膜垂直。脂质分子的极性头吸附于蛋白质层。蛋白质层结合在膜的内、外侧并形成网状。罗伯逊认为,三层结构的单位膜内外两侧层各厚2nm,中间脂层约厚3.5nm,总厚度为7.5nm。 晶格镶嵌模型 这是1975年wallach提出的一种模型。该模型强调蛋白质和脂质形成的复合体构成膜结构的重复单位,蛋白质还可以形成有序的晶格排列,或者由蛋白质—脂质复合体形成有序的晶态结构。该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在,但缺乏一般性。 在生物膜中,这三种膜态可能是互相转变的。 区别:单位膜、生物膜、细胞膜 (2) 细胞膜受体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膜上存在着受体。受体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