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奇妙的对联》word导学案.docVIP

人教必修一《奇妙的对联》word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一《奇妙的对联》word导学案,高中数学必修一导学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高一英语必修一导学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高一数学必修1导学案,高一政治必修一导学案,高中数学必修2导学案,高中数学必修1导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 三、设计思想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 四、教学目标 ???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一)课前学习 ???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 (二)课堂教学步骤 ???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 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 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 ??? (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 ???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 ???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 (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 ??? (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 ??? 答案:薄对(浓); ???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