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技术,身份识别系统,身份证识别,客户身份识别,人脸识别,身份识别牌,全国身份证联网核查,身份认证,官兵配备身份识别牌
患者身份与部位的识别 三查七对 身 份 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份: 环境 身份 ID 社会——姓名——身份证 医院——患者——手腕带 患者身份的重要性 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 ——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 患者身份识别的内容 姓名 床 号 科室 性别 年龄 籍贯 出生年月 住院号 门诊号 … 患者身份与部位识别原则 1、应注意获得资料的准确性。 2、实施有创或高危护理活动前,应主动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3、特殊患者必须佩带“腕带”。 4、急诊急救过程中,一时无法辨认患者身份时,可先给患者临时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的身份确认。 5、治疗前,应有两位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份的核对——“双人核对” 不同场所患者身份的识别 一、入院患者身份与部位的识别 当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应与意识/精神正常、沟通无障碍的患者充分沟通,协助填写相关资料,确认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出生年月、住院号、身份证号码,确认患者的真实身份。 二、特殊人群身份与部位的识别(一) 特殊人群: 指意识/精神障碍、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婴幼儿、痴呆者。 二、特殊人群身份与部位的识别(二) 1、患者就诊时,护士应通过陪伴者获得患者真实身份。 2、患者入院时,应填写手腕识别带,并与陪伴者核对无误后,系手腕带于患者手腕。 3、无陪伴的患者,护士可为其暂取名,系于手腕别带。 4、对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失聪、视力差、语言沟通障碍等)患者,护士可借助笔纸、卡片、手语等工具,确认患者身份。 三、特殊检查时患者的身份识别 特殊检查指:CT、MR、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检查前、接送时、检查时、检查后都应详细核对, 减少部位及方式错误的发生。 四、手术患者的身份及部位识别手术前 手术患者身份与部位的核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拟进行手术的部位、CT/MR/X光片、检查报告单、术前医嘱签名单。 四、手术患者的身份及部位识别时机 手术患者身份与部分识别时机包括: 1、术前:护士执行术前医嘱时、病房护士送患者到手术室时、患者到手术室后、手术开始前 2、术中:切口皮肤前、切除器官前、关闭体腔前 3、术后:离开手术室前、回到病区后 四、手术患者的身份及部位核对 1、病房护士按“手术清单”项目准备患者 2、病区护士送患者到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第二次核对 3、患者入手术室前,接患者护士与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 4、手术开始前,麻醉医师及手术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第四次与护士核对 5、手术后,护送患者的麻醉师/护士与接收科室护士共同核对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检查引流管、全身皮肤情况,测量生命体征。 特殊场所患者的身份识别 急诊科 1、接诊护士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精神、语言、行为能力,与神志清楚、行为正常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就诊原因,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与主诉是否相符。 急诊科 2、遇到成批患者救护时,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人员作出标志。系于患者手腕或脚踝上。 3、配合医生抢救时一定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核对手腕带,准确核实患者身份。 中心输液室 对照注射单核对患者身份,查对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和途径。 遇到同名同姓的患者,护士应在确认其身份后,在输液架,注射单上做醒目的标志,提醒护士在更换药物时加强查对。 产房(新生儿身份识别)一 1、产房入院时,护士查对产房的身份证与准生证,核对姓名、年龄、照片,确定身份无误后安排床位,系手腕带。 产房(新生儿身份识别)二 2、胎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巡回护士分别将新生儿抱给母亲确认性别,并口头复述一遍。 3、填写婴表:巡回护士盖新生儿左脚印和产妇的右拇指印于病历留存。为新生儿称体重、测量头围、身长、记录在病历存档。助产士若发现新生儿畸形应告知家长,必要时请父亲核实,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产房(新生儿身份识别)三 4、系新生儿身份标识:床头卡和手腕带2个,书写内容包括:床号、出生日期与时间、婴儿性别、身长、体重、母亲姓名,分别系于新生儿的手腕和脚踝部,松紧适宜,防止脱落。床头牌系佩戴在新生儿包被外。 5、同时多名产妇分娩时,助产士按以上要求处理后,将新生儿分开放置于操作台上,以免混淆。 产房(新生儿身份识别)四 6、产妇和新生儿转入爱婴区时,护士应与助产士核对产妇分娩记录、新生儿床头卡和手腕带。 7、每日检查手腕带,如有松脱,立即更新。 8、执行各项操作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