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气、煤棒制作总结,煤改气工作总结,煤层气工作总结,造气型煤,煤造气制氢技术方案,煤造气,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煤气造气炉,煤矿安全事故反思总结,煤矿工作总结
煤棒制作及造气工艺调整总结
造气是小氮肥的龙头,造气开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决定了其经济效益。至大修开车后,造气制棒技术及煤棒的制气技术明显下滑,一直不正常,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通过近三个月在工艺上的摸索和请进来的方式我们在煤棒制作质量和造气制气工艺上有一定的提高,煤棒质量基本稳定、白煤消耗从原来的2200kg/t.NH3降至了现在的1800 kg/t.NH3以下。为此,就近三个月的摸索及调整情况进行总结。
要想稳定煤气炉、提高煤气炉发气量降低白煤消耗,必须为煤气炉提供稳定优质的外围条件,其一就是煤棒质量,其二是稳定的蒸汽系统。首先对煤棒制作工艺及设备调整情况进行总结:
煤棒制作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制液工艺质量、煤种、原煤水份及给液量,当前我们公司使用的原煤90%以上是山西煤,山西煤的特点是煤质硬度高粘性较差,在3月15日前我们采取的制液工艺是:
1、褐煤占原煤比例为4%左右(此褐煤以含游离腐植酸35%计)。
2、液固比(即配液个成中加入水的量与褐煤重量比)一般取液固比为(1.1-2):1。
3、碱用量比游离腐植酸用量比为1:7。
具体使用量:
制液情况 制液加水量(格) 4 褐煤加入量(斗) 8.5 片碱加入量(袋) 9 恒温时间(h) 1 在给液时给液温度控制在80℃左右,沤堆时间在60小时以上,沤堆煤水份在13%左右。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煤棒机电流基本在400A以上,而生产出来的煤棒裂纹多、机械强度差、短头多,煤棒质量也不稳定,给造气炉况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3月15日后,通过制液的摸索及到邓林化肥厂学习和湖南师傅的指导,我们将制液的浓度提高:
1、褐煤占原煤比例为6%左右(此褐煤以含游离腐植酸35%计)。
2、液固比(即配液个成中加入水的量与褐煤重量比)一般取液固比为(0.8-0.9):1。
3、碱用量比游离腐植酸用量比为1:3.5。
具体使用量:
制液情况 制液加水量(格) 4 褐煤加入量(斗) 10-11 片碱加入量(袋) 13-15 恒温时间(h) 1.5 此工艺制出的液浓度有一定提高,给液时给液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可以提高沤堆煤温度增加沤制质量,沤堆时间在60小时以上,沤堆煤水份在13%左右。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煤棒机电流基本在350A左右,制出的煤棒有一定的柔软性,长度一般在100mm以上,煤棒质量能够基本稳定。在整个操作控制上沤堆煤的水份控制难度较大(对煤棒质量有一定影响),主要因为给液量凭操作工的感觉进行控制。
在设备上,其一将机头套管由∮20mm改为∮18mm,增加挤压强度;其二根据出棒速度对棒机叶轮间隙进行调整,出棒快就将叶轮间隙调大;其三根据沤堆煤的水份对机头套管的长度进行调节(目前加长的套管未回厂)。
在造气工艺调整方面我们在3月15日之前采用的工艺是:(开2#、3#风机)
炉号 吹风时间 吹风电流 下吹时间 吹净时间 上加氮 上吹手轮 下吹手轮 炉条机转速 空层高度 1# 30 ≤340 58-60 3 20 18-19 12-13 400 2.2-2.0 2# 3# 30 ≤335 58-59 3 20 19-21 13-14 350 2.1-1.9 4# 30 ≤250 58-60 3 20 18-19 14-16 400 1.9-1.7 5# 30 ≤275 58-60 3 20 19-20 14-15 350 1.9-1.7 6# 30 ≤275 58-60 3 20 18-19 13-14 350 1.9-1.7 采用以上工艺气量充足,煤气炉炉况控制不稳定,下渣情况较差(残炭较高有较大扁疤)、煤气炉上行温度在450℃以上,煤气温度在340℃以上,半水煤气CO2在11%左右,平均消耗在1950Kg/TNH3。
3月16日至4月25日采用的工艺是:(开1#、3#风机)
炉号 吹风时间 吹风电流 下吹时间 吹净时间 上加氮 上吹手轮 下吹手轮 炉条机转速 空层高度 1# 31 ≤318 56-58 3 30 16-17 12-14 400 2.2-2.0 2# 31 ≤323 57-59 3 30 13-14 12-14 350 1.9-1.7 3# 4# 31 ≤283 56-59 3 30 18-19 13-15 400 1.9-1.7 5# 31 ≤283 56-59 3 30 18-19 13-15 450 1.9-1.7 6# 33 ≤283 57-59 3 30 15-16 12-14 400 1.9-1.7 采用以上工艺气量一般,煤气炉炉况控制极不稳定,下渣情况较差(残炭较高有较大扁疤)、煤气炉上行温度在450℃以上,煤气温度在340℃以上,半水煤气CO2在11%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1987》知识培训.pptx VIP
-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 VIP
- 《观沧海》国家级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中医护理之方药及用药护理ppt.pptx
- 2025年新教材培训.pptx VIP
- 电工基础(完整版).ppt VIP
- 烹饪英语交流课件集.ppt VIP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第5课时》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