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风险.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卧底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风险 编者按:1月16日晚,微博上曝出消息,深圳晚报的记者“混进”临时手术室,在未与逝者家属事前沟通的情况下对姚贝娜眼角膜捐献手术进行拍摄,后被家属发现并制止。这一行为一经微博曝光,深圳晚报的官方微博顿时被网络舆论的口水所淹没。仅就这一行为本身来看,实在是不妥,并且涉嫌构成民事侵权。 但是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媒体采访特别是“卧底采访”,其法律风险如何,道德风险又如何?且看此文分解。 摘要:卧底采访是一种“打入对方内部”的秘密的采访行为。由于这一采访方式隐藏的巨大法律风险、道德疑问及安全隐患,各国新闻界普遍认为,坚持“卧底采访”应成为“采访中最后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食品公司VS.美国广播公司(ABC)”判例的发展,分析青岛《城市信报》系列卧底采访中的法律隐患和记者安全问题,重述卧底采访的采访规范与要求。 引言:从2009年开始,山东青岛《城市信报》以“卧底”系列报道获得公众关注。其中,仅2011年5月,就有至少4期“卧底报道”,如10日《记者卧底揭空调维修黑幕》、17日《记者卧底耐克代工厂》、23日《暗访永和豆浆》、30日《记者卧底体验售楼小姐》;2011年8月至少4期,如4日《信报卧底DQ引全国关注》、9日《记者卧底阳光西餐厅》、22日《卧底海底捞》、23日《记者卧底配餐公司》……。“被卧底”的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等相关行业,尤以食品行业为多。? 报纸大规模、频繁使用卧底采访方式,在道德和法律上有什么隐患和风险?本文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来分析这一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 一、从哲学、政治学角度分析卧底报道方式 “卧底采访”是暗访的一种,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中对暗访的定义是:“暗访,又被称为‘隐性采访’或者‘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它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有一定的侦察性,是显性采访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①从这个定义来看,无论是暗访还是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有着同样的内涵:即采访是在被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即被访者不知道对方的记者身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卧底采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卧底的记者一般以应聘为某组织员工的方式,深入其内部获悉其内部事项,既隐匿身份、目的,同时还“佯装与被访对象具有同一立场”。因此,“卧底采访”可以说是暗访手法中最深入、也最易获得核心信息的一种采访方式;对记者的人身安全来讲,也是最具危险性的一种。一些学者在论述或在新闻专业规范中并未区分“卧底”与“暗访”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中,除了案例严格属于“卧底采访”类型,全文引用和论述中的“暗访、隐性采访、秘密采访”具有同一涵义。? 1.世界范围内的新闻采访规范共识:这是最后的手段(lastresort) 世界各国新闻采访的操作规范几乎都认为:隐性采访手段是属于有前提、有条件的采访手段,只有“穷尽一切采访手段无法获得信息、此事件与重大公共利益相关”时,方可使用。 综合我国及其他国家(地区)就“秘密采访方式”的规定,大体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使用禁区、相关程序与措施。如: 一般情况下,不能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德国、奥地利、格鲁吉亚、保加利亚、捷克、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守则均规定:记者应该避免用不合法的方式获取信息、照片和文件;英国报业申诉委员会、匈牙利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进一步强调:隐藏的摄像机、录音机的使用构成了对新闻道德的失德或犯罪。因为信息披露将涉及主体的私人生活,新闻界并未获得相关授权。 特殊的情况:有涉国家安全、政府官员腐败或是公共安全问题时,方可使用。格鲁吉亚、俄罗斯的新闻采访规范:秘密采访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特别是在该调查关乎公共利益的情况下。然而,共同利益并不总是非法行为的借口。 隐性采访有大范围禁区。《北京青年报》认为:暗访不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不得涉及与公共信息无关的个人隐私、不得违背保护未成年人和妇女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涉及商业机密。? 隐性采访应有相应程序:包括实施前的批报程序及相关保护措施、报道时应向公众解释和说明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匈牙利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准则:使用秘密的采访方式要取得编辑同意。《台湾公视节目直播标准》:任何隐匿目的或身份以及秘密录制等方式,应审慎考量议题的必要性,尽量降到最低比例,并在提出采访企划阶段提报部门主管同意。《保加利亚新闻职业道德守则》:在使用了秘密的相机、录音机或其他秘密设备后,要向公众说明我们使用的方法。 2.《城市信报》系列卧底采访公众反馈的哲学、政治学分析 2011年8月27日,《联合早报》在其《名家专评》栏目中引用了香港大公网的报道评价《城市信报》系列卧底行为:“它是神枪手,每一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