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古代汉语(中)--语法.doc

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古代汉语(中)--语法.doc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通论教材 (中) 古文、文言文创作交流QQ群,古代文法学习交流 目录 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通论教材 (中) 1 语法 3 学习指导 3 第一节 词类的划分 4 第二节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9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 24 第四节 常用副词简介(上) 32 第五节 常用副词简介(下) 50 第六节 常用代词简介 64 第七节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简介 79 第八节 特殊的语序 100 第九节 古汉语特有的句式 109 语法 学习指导 本章共分八节,需用共18教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古汉语中实词活用的条件,能辨析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古汉语中的特有句型、习惯句式、常用虚词的常见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具体要求如下: ????一、词类的划分,需用1教时。 ?????? 重点讲授: 1.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 ?2.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划分; ??????????????? ?3.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需用2教时。 ???????重点讲授: 1.名词的活用; ???????????????? 2.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三、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 1.动词的活用; ??????????????? ?2.形容词的活用; ??????????????? ?3.数词的活用。 ????四、常用副词简介,分两节,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1.古代汉语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分类概况; ??????????????? 2.古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称代副词的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用法。 ????五、常用代词简介,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1.古今汉语代词体系的比较; ??????????????? 2、古今汉语人称代词的差别; ??????????????? 3、古代汉语中的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 ????六、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简介,需用3教时。 ???????重点讲授古今差异较大的部分。 ????七、特殊的语序,需用2教时。 ???????主要讲授:1.谓语前置; ??????????????? 2.宾语前置; ??????????????? 3.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重点放在宾语前置的讲授上。 ????八、古汉语特有的句式,需用1教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 1.判断句; ????????????????2.被动句。 一、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在语法上对词所划分的类别。一般来说,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即词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同其他词组合的能力。根据这个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主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等八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如:理发师、学生、水、牛、文化、夏天、下午、南京、里屋。名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方位名词(如“前面”、“旁边”)和时间名词(如“春天”、“星期一”、“今年”)常作状语。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如:去、看、保护、恨、想、讨厌、在、发生、消失、能、能够、应该、肯、进、出、上、下。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能带受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支配的对象)的动词叫“及物动词”,如:吃饭、看书、写信;不能带宾语或只能带施事宾语(即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如:休息,出发,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学生。现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动词是“是”,如: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渺小、聪明、愚蠢、长、短、胖、瘦、红、黄。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有的也可作状语、补语(如:你快说,他跑得慢)。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百、千、万、第四、第八。数词经常同量词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五次”等,然后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如:“五个学生”、“三次攻打”、“走了四趟”,等等,而不直接同名词或动词组合。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其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叫“物量词”,如:寸、尺、丈、亩、顷、个、位、件、支、匹、扇、双、副、批、群、打、伙、些、点,等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动量词”,如:次、回、趟、下、遍、顿、遭、番,等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