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次元原,二次元原画,二次元专属广场舞原版,二次元场景原画,二次元,二次元是什么意思,二次元头像,二次元h邪恶漫画,二次元的僵尸,天使二次元
Sheet3
Sheet2
内容
测量结果:
功 能:
命 令:
与X轴交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统
保存基准坐标轴,作为下次使用的坐标系统
计算测量点的坐标
H =从基准坐标轴原点到点1的高度值
X =x坐标
Y =y坐标
A =线1到线2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
R =圆的半径
圆由4、5、6点确定)
② 如果两个圆不相交,会显示测量错误
① 如果选择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交叉点值不会计算出来
测量两点间坐标差异
A =两点所在直线相对于X轴的角度
*X=横向坐标差异
D1=第一个圆的直径
测量点的极坐标
R =平行度 A= 线1和线2交叉的角度(-90°<A≤90°)
量点进行计算
A =直线相对于X轴的角度(-90°<A≤90°)
以3做为轴心,以平行于1、2两点的直线做为X轴,建立坐
标系统
A =坐标系统X轴相对于机械系统X轴旋转的角度
打印实例:
以1、2两点确定的直线为坐标X轴,坐标原点在通过3点且
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上,建立坐标系统
以1、2两点确定的直线为坐标X轴,以其中心为原点,建立
坐标系统
以1、2两点确定的直线为坐标X轴,以3、4两点确定的直线
以1、2两点确定的直线为坐标X轴,以1点为原点,建立坐
在坐标系统中建立Z轴
① 只有M键才能确定Z轴
① M键测量系统不要求输入数据代码,输入点自动作为测
计算两个测量点间中心点的值
计算1、2、3点确定的圆
① 如果三个测量点在同一直线上,计算就无法进行
X =圆心x坐标 Y =圆心y坐标 D =直径 R =半径
计算矩形,在底边上取1、2两点,在对边上取点4,在左右
两侧各取点3、点5
① 如果点4同1、2两点在同一直线上,L2值就为0。同样,
3和5两点在同一直线上,L1值也会为0
X =中心点x坐标
Y =中心点y坐标
L1=同1、2平行边长度
L2=同1、2垂直边长度
计算两条线的交叉点的坐标,第一条线为1、2两点确定的
直线,第二条线为3、4两点确定的直线
② 如果两条线是平行的,没有交叉点,所得值也是错误的
计算1、2、3点确定的圆与4、5点确定的直线的交叉点的值
① 所计算的交叉点同点3距离最近
② 如果直线与圆没有交点,那么通过圆心的直线与4、5点
确定的直线垂直时,交点为计算值
X =交叉点x坐标
Y =交叉点y坐标
计算两个圆的相交点(第一个圆由1、2、3点确定,第二个
测量线2相对于线1分开的距离和角度,基准线长度是
从线1和线2的交点在线1的长度
计算线2与线1垂线的分开的距离和角度,基准线长度是
从线2和线1的交点在线1垂线的长度
R =方形 A= 线2和线1垂线的角度(-90°<A≤90°)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和两点所在直线相对于X轴的角度
L =两点间距离
D2=第二个圆的直径
*Y=纵向坐标差异
R =点到原点的距离
D =圆的直径
A =点和原点的连线相对于X轴的角度
计算测量点1的相对于上次测量点的极坐标值
*A=点和原点的连线相对于上次测量点和原点的连线的角度
点到线的距离和线的角度
L =点到线的距离
X =交点x坐标
Y =交点y坐标
计算坐标系统中原点到1、2两点确定的直线上的距离,及
此直线与X轴的角度
DISTANCE FROM ORIGIN TO LINE
L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T =高度
计算坐标轴原点到Z轴上任意一点的高度
计算1、2两点相对于Z轴的高度差
T =高度差
计算面外的点到面的距离,和面外点的坐标。对点4的测量
会重复进行,直到按“END”键
X =点4的x坐标
Y =点4的y坐标
*T=点4到平面的高度
计算1、2、3、4点所在平面的平面度
P =点到点的距离
W =线的宽度
MAX =Z轴最高点
MAX =Z轴最底点
FLAT =平面度,最高点-最底点
计算从1、2两点确定的直线到测量点的距离(可以连续测
200个点的距离)。(P)值为两点间的距离;(L)值为
两点间距离的累加值。如此重复测量,直到按“END”键
或输完200个测量点。
计算基点1到任意一点或一系列点的距离。(P)值为两点
测量,直到按“END”键或输完200个测量点。
L =点到基线的距离
间的距离;(L)值为每一次测量值的累加长度。如此重复
L =点到基点的距离
计算基点1到另一个或一系列测量点在坐标轴上的距离。
XL =点和基点在X轴上的长度
XP =点和点在X轴上的长度
YL =点和基点在Y轴上的长度
YP =点和点在Y轴上的长度
(XPYP)值为两点分别在X轴和Y轴上的距离;(XLYL)
值为两点分别在X轴和Y轴上的距离的累加值。如此重复
E
1
LOAD
×5
E
J
1
G
H
O
5555
5555
5555
N
5555
5555
M
5555
5555
Y
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