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的性质 2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二氧化碳是( )色( )味( )体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 3、二氧化碳( )溶于水 4、在加压和冷却的情况下,变成无色液体,温度再降低,变成雪状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易( ),可用来人工降雨、灭火。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⑴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1)不供给呼吸,无毒 (2)通常情况下,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4)与水反应 巩固练习 1、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或石 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是 ,(填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洗去这层白膜可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提供仪器和药品: 验证猜想: 验证猜想: 验证猜想: ⑷ CO2与碱溶液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产生温室效应 3、防止温室效应的方法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5、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分别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CO B、CO2 C、O2 D、CH4 1、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或石 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是 ,(填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洗去这层白膜可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2、 “老苗月饼”袋内有一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 你会解释吗? 1、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2、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巩固练习 2.(2009·苏州中考)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解析】:水能吸收二氧化碳,但生成碳酸,A错;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故B、D也错;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过程,故答案为C。 归纳总结: 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 制取某一气体的途径可能有多种,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不同,它直接影响到实验装置的选用,实验时操作是否方便以及实验的效果。一般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度快慢、产生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是否环保等因素进行比较. 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 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的状态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 试管 镊子或药匙 稀盐酸 c a b d e d 例1 (1) 酒精灯 (2)BC (3)检验气体的纯度 (4)暗红色粉末变为 黑色 产生废物少或减少 污染或加热需要热 量少或反应时间短 或利于分组及家庭 实验 △ D 向上排空气或排水 a E CuO+CO = Cu+CO2 B 例2 CO2+2NaOH=Na2CO3+H2O 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NaOH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什么? 除去二氧化碳的反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大量使用含碳燃料,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2、温室效应的危害 (1)、使地球温度升高,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和外服2011年补充医疗保险手册.doc
- 中和滴定(使用).ppt
- 中和滴定复习精品.ppt
- 中和滴定实验复习.ppt
- 中和辞书 2006.1.21 -1.xls
- 中国地质大学_武汉_岩石学_2004-2007+_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 中国铝土矿及氧化铝生产.ppt
- 中庸理性——包装设计的方法论.pdf
- 中水UF+RO纯水程序.pdf
- 中考化学冲刺总复习 4.1《二氧化碳的性质》课件.ppt
- 小学科学实验:生物炭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植物生长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艺术展览互动性设计中的互动艺术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阅读课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中学跨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数学课堂等待时间与教师教学策略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与运行效率报告2025.docx
- 高中生物与实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先进制造与材料科学在汽车制造中的材料性能提升与挑战报告.docx
- 智能升降台及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doc
- 基于物联网的2025年医疗器械冷链物流智能化解决方案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