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一车间技规450.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50m3工长技术操作规程 1 、原燃料管理: 1.1、入炉原燃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1.1、质量符合公司现行技术标准。 1.1.2、上仓原燃料,应注名堆号,产地,日期,数量及规定的理化指标。 1.2、不同种类,不同成分的原燃料应分仓卸入,不得混料和混入杂物。 1.3、公司有关部门应定期抽样检查,并及时按规定渠道反馈抽样结果。 1.4、高炉工长应经常检查原燃料质量和仓存量,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厂调度以予处理。 1.5、值班工长应通过厂调度及时了解进料质量情况。当供料环节发生问题时,厂调应及时向高炉预报,使高炉能提前采取必要措施。 1.6、各高炉使用原燃料分配方案由厂调根据计划安排。高炉需要改变配料比时,可按不同情况,由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及厂调决定。 1.7、改变原燃料或原燃料化学,物理性能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先由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冶金性能试验。 2、高炉配料和炉料校正: 2.1、开炉,停炉,封炉的配料,由技术科提出方案,经高炉工长讨论,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2、计划检修的休风料,由高炉炉长提出,车间主任核定,批准后执行。 2.3、改变铁种的配料由高炉工长讨论,炉长决定,由铸造铁改炼炼钢铁,负荷要分段调整,并相应调整渣碱度。由炼钢铁改变为铸造铁,要在减轻负荷前2—3小时降低渣碱度,炉温要求一次过度。 2.4、配料校正由工长进行,每班核料一次,核料内容包括炉渣碱度、渣中氧化镁、出铁量、焦比等。 2.5、下达到称量岗位的变量必须清楚无误,高炉工长应在一小时内检查变料执行情况 。 2.6、下列因素变动时,应先考虑调整焦碳负荷: 2.6.1、焦碳灰份,硫份及物理性能变化时。 2.6.2、喷吹物的挥发份,灰份,硫份及物理性能变化时 2.6.3、熟料率变化或性能不同的矿石对换时。 2.6.4、烧结矿或球团矿的强度,合格率,粒级,及还原性能理化指标有较大变化时。 2.6.5、原料中的铁磷硫锰含量有较大变化时。 2.6.6、需要变化熔剂用量或金属附加物的用量和品种时。 2.6.7、需要变动风温时。 2.6.8、需要调整生铁含硅量时。 2.6.9、采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或有引起边缘发展的 因素时。 2.6.10、冶炼强度有较大变动时。 2.6.11、焦碳水份发生变化时。 2.6.12、调整焦碳负荷时,应尽可能保持焦批稳定,而改变矿石批重,以保证软熔带焦窗面积的稳定。 2.7、下列因素变动时,应考虑调整炉渣碱度 2.7.1、原燃料加入的Si02、CaO、MgO、数量变化较大时。 2.7.2、炉料硫负荷变化较大时。 2.7.3、炉温正常,生铁含硫高,渣碱度低于规定时 2.7.4、生铁含硫低,炉渣碱度偏高时 2.7.5、由于变铁种等其它原因,有必要调整造渣制度。 3、高炉操作制度及冷却制度 3.1、装料制度 3.1.1、高炉内煤气分布要保持边缘和中心两条通路,边缘的CO2%比中心的CO2%低1%~3%。 3.1.2、装料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如下: 3.1.2a、当原燃料质量改善,冶炼强度较高,中心气流发展时可适当扩大矿批;当炉况不稳或低冶炼强度操作时,应缩小矿批。 3.1.2b、在一定范围内 ,提高料线疏松边缘,降低料线则加重边缘。 3.1.3、矿石类炉料装入炉内顺序应是: 锰矿、萤石、矿石、烧结矿或球团矿,熔剂应避免加在边缘,碎铁块应加在一批料的中间,以保护装料设备。 3.1.4、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基本合适的装料制度找到后,要尽量稳定,调剂装料制度时,尽量固定几个因素,变动一个因素。 3.1.5、采取加重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时,应循序渐进,并相应调整焦碳负荷,而且要防止边缘过重或过轻。 3.1.6、高炉需要加空焦时,三批以内由工长决定,五批以内由炉长决定,五批以上由车间主任决定。 3.1.7、每次计划检修时,由炉长或当班工长检验。避免单料尺工作,单料尺工作需向厂调汇报,严禁无料尺工作,若发生低料线情况,应设法在一小时内赶上料线,控制炉顶温度不超过350℃。 3.1.8、炉顶装料设备的工作情况每周炉长要检查两次,填写设备档案,若发生故障超过两小时应向厂调汇报,应采取补救措施适当减轻焦碳负荷。 3.2、送风制度 3.2.1、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风口进风面积和鼓风参数,获得合理风口风速,鼓风动能,使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煤气初始气流分布合理。 3.2.2、高炉下部的调剂一般顺序:喷煤、风温、富氧、风量。 3.2.3、风量的调剂:在炉况顺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力求用较高的冶强操作,并保持风量稳定: 3.2.3.1、在下列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风量、加风的速度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