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诗经_宴饮诗的儒学文化意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诗经_宴饮诗的儒学文化意义,诗经的意义,诗经的现代意义,诗经的文学意义,诗经文学意义,诗经取名,诗经全文,诗经名句,诗经取名女孩,诗经爱情

2011 年 9 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2011 第 21 卷第 5 期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1 No.5 ■ 文学 《诗经》宴饮诗的儒学文化意义 张 勇 (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 摘 要:《诗经》的宴饮诗反映出仁爱精神与道德理性在周代文明中成长了起来,它塑造了情感兴发的诗教 传统以及即生活即宗教的儒家人本精神。在《诗经》的宴饮活动中,重在情感抒发的“乐”与重视人伦秩序的“礼” 统一成为儒学的文化特质。《诗经》中情感兴发为开端的诗教精神与《易传》中忧患敬畏为开端的教化思路,共同 构成了儒家的教化传统。《诗经》的礼乐精神,经过情感本体论的现代诠释,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美学之维。 关键词:《诗经》;宴饮诗;儒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72X(2011)05-0074-04 收稿日期:2011-06-28 作者简介:张 勇(1971—),男,陕西汉中人,西安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 从殷周历史与生活中发展成熟的礼乐文明构 清人王先谦说“盖公刘举射饷之礼,出行有此故 成了儒学的基本内容。我们从《诗经》的宴饮诗 [1]923 事,诗人美之,因以名篇” 。陈子展肯定了王 中可以看到,基于情感之真与生活之爱的人文精 先谦的解释,说“言其仁及草木,则亲于兄弟可 神是先秦儒学思想的生长源头。当儒学经历漫长 知”[1]923 。在《行苇》篇中,公刘的仁爱精神使宴 的历史实践与理论变迁后,从《诗经》宴饮诗中, 饮生活成为一个温暖的亲情交流场面,而不是一 我们重新把握儒学的精神起源与文化特质,体味 出虚伪或骄奢的闹剧。亲族的宴乐生活也因仁爱 孔子的诗教理想,从《诗》的礼乐精神与儒学思 之情而具有了“推仁”的教化意义,《毛诗序》看 想的关联中,发现《诗经》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 到了这层精义,因此说“周家忠厚,仁及草木, 设中的美学价值。 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 福禄焉”[1]920 。《行苇》篇由仁发端,以礼而饮, 一、《诗经》宴饮诗的礼乐精神 以乐而终的诗意描写,在孔子那里被提炼成为儒 家仁学的实践学说——“忠恕”之道。 周代饮食文化的发达在出土的极为丰富的周 如果说《行苇》篇是赞美公刘仁及草木而成 代青铜器中得到了验证,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饮食 就了温情的家族伦理,那么《诗•南有嘉鱼》篇则 ① 文化的密切联系还可以从文字学中得到验证 , 歌唱了饮宴活动传达的“同乐”理想。诗篇中由 《诗•小雅•天保》也歌唱饮食对人类生活的根本 嘉鱼、甘瓠、旨酒起兴,反复歌咏“嘉宾式燕” 地位,云:“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同时,我们 的同乐共欢。故《诗序》曰:“《南有嘉宾》,乐与

文档评论(0)

hdhca08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