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的历史碑刻看儒家文化在边疆的传承与作用.pdfVIP

从云南的历史碑刻看儒家文化在边疆的传承与作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云南的历史碑刻看儒家文化在边疆的传承与作用,云南道教碑刻辑录,云南传承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边疆补贴,云南省边疆补贴,远方的家边疆行云南,云南边疆,边疆行云南,云南边疆民俗纪实文学,儒家文化的传承

从云南的历史碑刻 看儒家文化在边疆的传承与作用 ○ 刘 弘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 大一统的帝国: 武帝时郡国皆设有学校, 《汉 ( ) 份, 它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意识的主体, 书·循吏传》载: “文翁 蜀郡守 又修起学 而且在中华民族思想上所起的凝聚作用, 成 官于成都市中, 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为历史上维系中华民族数千年统一的重要纽 ……由是大化, 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 带。即使在边疆民族地区, 儒家文化的这种 武帝时, 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自文翁 作用也丝毫无逊于内地。 为之始也。”益州郡为全国诸郡之一, 又与学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自古以来便是 校起源地蜀郡相邻近, 想必会受到一些影响。 一个多民族地区, 二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 当时郡国学官教授的主要为诗、书、礼、易、 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其中儒家文化在云南一 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典籍。学官置有五 脉不绝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 经百石卒史与孝经师等教职 (见《汉书·儒 ) 以此为个案, 用云南的几通历史碑刻为资料, 林传序》。云南设置学校的最初记载见于东 结合文献, 对此问题作一些研究。 汉章帝元和年间, “肃宗元和中, 蜀郡王阜为 ( ) 首先对云南的几通历史碑刻及其历史背 益州 太守, 政化尤异……始兴学校, 渐迁 ① ( 景略作介绍。 其俗。” 王追, 《华阳国志》与《东观汉 汉武帝开西南夷, 将今云南地区纳入中 记》俱作王阜, 前书称其出身于“察举孝 ( ) 廉”, 后书称其“少年学佳, 受韩诗, 声闻乡 央王朝版图。武帝元鼎六年 前 111 年 置 山 ) 隽 ( ) 里” 王追为一位儒生, 他办的学校必以教授 越 、柯二郡。元封二年 前 109 年 置 益州郡, 将云南分属三郡管理 (大部属益州 传播儒家文化为主。著名的孟孝琚碑便产生 山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郡, 滇北部份地区属越隽郡, 滇东部份地区 ( ) ) 孟孝琚碑, 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年 出 属犍为郡 。 汉武帝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加强思想 土于云南昭通城南, 今存昭通第三中学。碑 统治, 儒家思想成了王朝的官方思想。汉王 朝不遗余力地推行儒家文化,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