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pdfVIP

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七夕乞巧的习俗演变,七夕乞巧,七夕乞巧节,七夕鹊桥乞巧,七夕乞巧织女,七夕乞巧习俗,七夕乞巧针,七夕为什么叫乞巧节,七夕乞巧阅读答案

年 月 文化学刊 2011 1 民俗学人类学 Culture Journal January.2011 第 期 1 No.1 【民俗学人类学】 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 叶春生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以广东乞巧风俗演变为例,简要介绍了从祭星———祈求天地人和合的生态环境 和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转型后的七夕风俗,以及对农耕文明创造精神的楷模———巧姐,说明新 时代乞巧的风俗重在创意,巧在工艺。 关键词 七夕;风俗;演变;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7725(2011)01- 0058- 03 收稿日期 2010-07-12 作者简介 叶春生(1939-),男,广西灵山人。教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俗文学、民俗学,岭 南民俗文化及神秘文化研究。 七夕乞巧风俗,各地都有,然而广东人拜七 南郊,即先天八卦中的乾位。乾为天,坤为地,与 姐,特别虔诚,礼节之繁缛,巧作之精美,堪称一 之相呼应的有地坛、日坛、月坛,分别位于北、东、 绝。宋人刘克庄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 西方,即坤、离、坎位,即俗语所谓“天南地北”、 明。”一个“重”字,一个“巧”字把广东七夕写活 “朝日夕月”。许多祭祀风俗本此而生。整个北京 了。其实,这些仪式都是从几千年前的祭星仪式 古城的布局都是这样,北京位于东北方,是北极 发展而来的。 星在大地的投影,紫禁城是紫微星垣的投影,太 和殿是其中心的中心,是天下最尊贵的地方,皇 一、祭星———祈求天地人和合的生态环境 帝就住在那里。《八宅周书》中关于“九宫飞白”的 七月七的原型是祭祀星神,七月初斗柄南 数序指出:一白为木,指代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 指,织女星初昏时出现在正东方向,这种星象正 (贪狼星),五行属性为木。人们拜北斗,祭祀天地 好与立秋的季节相合,此时农作物趋于成熟,于 日月,都是为了祈求上天,给人间一个欣欣向荣 是人们在季节转换的时刻,拜祭星神,祈求赐福。 的生态环境,感谢上苍的恩赐。七夕星祭,与紧接 古人认为,人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天上星象 而来的七月十五祭月祭祖,立秋月娄祭,思想脉 在人间的投影;而地下的山川形胜,无不关乎人 络都是一致的。 间的福祸。如果说,伏羲王天下出河图。主管天 汉魏六朝起,七月七日祭拜牵牛织女已成为 文,则禹治水赐洛书,偏重地舆。而地面建筑与天 民俗节日,晋周处《风土记》载:“七月初七日,其 象之对应,广为流传的莫过于北京天坛风水,那 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黄粉于筵 是古代天子冬至日祭天的场所,位于老北京内城 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 58 从广府七夕风俗演变看当代乞巧的功能 叶春生 私愿,咸云,见天汉中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 之义。又于初七日午间,人家之有幼小子女 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