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docVIP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元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 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1.张可久(1207?—1349?)名 ,一云名伯远,字 , 代散曲作家。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攒: 雪剑: 冰帘: 哀猿: 弄云尖 飞廉: 3.指出下面的诗句分别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1)绝顶峰攒雪剑 (2)倚树哀猿弄云尖 4.此曲中的主旨句是什么? 5.文中的表达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6.曲中前面几句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小山,可久,元 2.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攒:聚积。 雪剑:寒光闪灼的宝剑,喻群峰。 冰帘:指瀑布。 哀猿:叫声凄厉的锆猿猴。 弄云尖: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帝叫、嬉戏。 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3.(1)山高、崖陡、冰厚 (2)山高、云远、景哀 4.比人心,山未险。 5.描写和议论 6.为后文的议论铺垫。 课外拓展 (一)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 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⑴填空: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________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⑵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3分) 参考答案: ⑴春天;开阔幽静;优游闲适(热爱大自然春天)附:作者写到了澄澈的江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朵,细雨中的游鱼,微风中的燕子。这些景物描写让人看到了春天的美丽。而头尾两联的呼应,写出的是开阔幽静的草堂环境,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⑵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颈联是写静景,那么颔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是逼肖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加波浪线的要点“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细节描写” (二)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 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 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三) 陇西行 唐朝·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朝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 你认同前人的评论吗? ② 请写下你自己的赏析。 参考答案示例: 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后两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以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 4 - 用心 爱心 专心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