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系总论脊髓yao.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系总论脊髓yao.ppt

神 经 系 统 The Nervous System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姚柏春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第一节 脊髓 The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 位于椎管内 上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止于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 外形:圆柱形,全长约42-45cm 最宽处横径为1-1.2cm 颈膨大(C5~T1) 腰骶膨大(L2~S3)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沟、裂(8条) 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附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 2 附脊神经后根 后中间沟 2 脊髓节段 脊髓全长分为31节 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 腰椎穿刺部位 成人在第1腰椎以下只有马尾。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穿刺。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 蝴蝶形 前角(前柱) 后角(后柱) 中间带 侧角(侧柱T1-L3) 灰质前连合 灰质后连合 中央灰质 白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中间带 胸核:C8-L3 中间外侧核: 位于T1-L3侧角, 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骶副交感核: 位于S2-S4,是骶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中间内侧核: 接受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 前角 三种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Renshaw 细胞 两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 (二)脊髓白质 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 固有束 1.上行纤维束 (2)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外感觉信息至小脑。 (3)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前半部,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传导粗触、压觉。 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伤平面1~2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 2.下行纤维束 中央前回 背侧丘脑 内囊 豆状核 中脑 脑桥 延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躯干四肢骨骼肌 随意运动管理 与第一腰椎相对 =L1 骶髓和尾髓 与第10-12胸椎相对 =T10-T12 腰髓 与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椎体相对 -3=T6-T9 下胸髓(T9-T12) 与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椎体相对 -2=T3-T6 中胸髓(T5-T8) 与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椎体相对 -1=C4-T3 下颈髓和上胸髓(C5-T4)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1-C4 上颈髓(C1-C4) 对应椎骨 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grey matter white matter 网状结构 灰、白混合交织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后索 外侧索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索 后角 前角 中央管 灰质后连合 灰质前连合 后中间沟 板层 Ⅰ ——边缘层(海绵带) 板层 Ⅱ ——胶状质 (一)脊髓灰质 Rexed 板层学说 板层 Ⅴ 板层Ⅵ 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纤维 调节运动 内有后角固有核 板层Ⅲ 板层Ⅳ 板层 Ⅶ 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 中间外侧核——与内脏运动有关 胸核(背核 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相当于板层Ⅶ,内脏运动 板层 Ⅷ —— 中间神经元,影响γ与α运动神经元 板层 Ⅸ —— 前角运动神经元 前角内侧核:躯干肌 前角外侧核: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Renshaw细胞: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并发分支与其形成负反馈环路 板层 Ⅹ —— 中央灰质:接受某些后根纤维 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肌梭 中央灰质 Ⅹ 前角内侧核、前角外侧核 Ⅸ 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Ⅷ 中间带:背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 Ⅶ 后角基底部 Ⅵ 后角颈 网状核 Ⅴ 后角固有核 Ⅲ-Ⅳ 胶状质 Ⅱ 后角边缘核 Ⅰ 对应的核团或部位 板层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中央灰质 Ⅹ 前角内侧核、前角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