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的环境学儒道两家和风水术的环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pdfVIP

1中华文化的环境学儒道两家和风水术的环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华文化的环境学儒道两家和风水术的环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pdf

一、前 言 中國人在傳統時代,依據 環境思想 來從事 中華文化的環境學:儒道兩家和 人與大地之間的實踐倫理,包括農耕之環 風水術的環境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境實踐 以及農宅之環境倫理 。 以農宅為核心而在其緊鄰周圍,是合乎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態暢通循環的畜養及植種空間,最外圍則 潘朝陽 教授 是廣大面積的穀物農耕土地,如此圍環數 圈的生態和空間構造。 一、前 言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現代化的兩個巨輪是 工業化和 城市化 ,此 (一)儒家「以時入山林」的永續和諧性環境 意謂著中國人被迫脫離了「安土重遷」的 思想 人地關係和情感,進入到與大地間親密關 《孟子.梁惠王》 係的城市和廠房空間 。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 農村的農地亦由於市場經濟農業化改變了 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 中國人對於土地的神聖性情感 。中華大地 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 變成 經濟化或貨幣化的物質,因而其倫理 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性深刻地世俗化,喪失了神聖的敬意 。 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一)儒家「以時入山林」的永續和諧性環境 思想 圖一 《孟子.梁惠王》 孟子王道的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環境空間示意圖 以;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於時,數 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 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二)道家「放任無為、自然而然」的環境思 (二)道家「放任無為、自然而然」的環境思 想 想 《老子王弼注》 《道德經》第八十章 (生之),不塞其原也;(畜之),不禁其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 性也。不塞其原,則物自生,何功之 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 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為之恃? 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物自長足,不吾宰成;有德無主,非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 而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 國相望,雞犬對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 出乎幽冥。 往來。 二、儒、道兩家和風水術的環境思想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