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古人间四月天之林徽因,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的诗人间四月天,万古人间四月天,万古人间四月天贰婶,万古人间四月天歌词,林徽因四月天
万古人间四月天 之 林徽因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2013082152 姓名:周娜霞 目录 人物生平 人物贡献 感情世界 社会评论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生平早期 古建考察 流亡时期 最后岁月 家庭背景 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生平早期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 ,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 古建考察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 流亡时期 1937年夏, “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甘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最后岁月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 1949年初,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1952年5月,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 最后岁月 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们代表大会代表。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林徽因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人物贡献 建筑 文学 建筑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保护奈良古建 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论文著作: 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 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 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 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文学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