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刑法 徐光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四刑法 徐光华.pdf

2014 年卷四突破班讲义 刑法 徐光华 新浪微博扫描关注 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众合教育 全国服务热线:4006-1313-98 我们最懂司考,我们更懂你的学习需求! 众合教育网址:w w w . z h o n g h e e d u . c o m 2014 年卷四突破班刑法授课讲义 徐光华 刑法总则 一、无罪思维 案例 1:我国边疆某地区规定,边民在互市贸易区可以每人每天免税进口8000 元人民币的货物。这些货物不限 于自用,也可以出售。但这个地区的边民并非每人都在从事互市贸易。该边区的某商贸公司每天会雇佣20 位有 边民资格的人,去申报通关的现场拿货,该公司事先已经将其进口的货物分成20 包,每包价值8000 元。如此一 来,该公司只要付给这些边民少量到场费,就可以免税入关。问题:行为该如何定性? 案例2 :一个男的同时和两个女的举行了婚礼,在酒席上,这个男的说:“今天我结婚,娶两个妻子”。并同时和 这两个女的分别办了结婚证。此后,两名女子均以妻子的名义、身份与男子共同生活。问题:行为该如何定性? 案例3:甲女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被警察带到派出所讯问。甲为了让警察放过自己,就让自己的妹妹买一瓶农药 送到派出所给自己。甲对乙说,自己只是少喝一点,以便吓唬警察,让他们不再查封她的店铺。乙就买了一瓶农 药给甲。结果,甲不小心喝多了,警察将其送往医院,因抢救无效而死亡。问题:乙行为该如何定性? 二、共同犯罪 案例1:甲和乙是好朋友,甲对乙说,他打算去杀害丙,乙让甲不要太极端,只要将丙打残就可以了。甲觉得乙 说得有道理,就将丙打成了重伤。问题:乙的行为是否成立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 案例2 :甲给乙打电话,教唆乙去杀人。甲在电话中向乙详细介绍了杀人的方法及技巧,并告诉乙,争取在三天 之内把被害人刘某给杀了。乙听完电话之后默不说话,之后也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问题:对甲的行为应如何 定性,存在几种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案例3: (1)B 准备入户抢劫C 的财物,邀请A 为其望风,A 答应。但是,B 翻墙入室以后,在着手实施暴力行为 以前,突生悔意,不再抢劫,从另一侧门悄悄离去。A 在C 家墙外苦苦等候了2 个小时后,被警察抓获。 问题:对于A 、B 的行为如何定性?A 的行为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几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2 )17 周岁的甲与 13 周岁的乙共谋盗窃,甲入室行窃,乙在门外望风,被他人发现后,甲、乙为抗拒抓 捕而当场实施暴力,乙的行为致人重伤。问题:甲、乙二人是否成立共犯,其行为应如何处理? 案例4 :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 (1)M 与Q 二人在堤边散步,偶遇往日同伙前往堤边准备抢劫作案,同伙邀其加入。M 、Q 先是答应,后 同伙中有一人提出堤边只有一作案对象,参加的人太多则分赃太少,M 与Q 遂自动提出不参与。其他同伙前往 一路段抢劫作案后,重回原地,用摩托车载着M 与Q 二人离开堤边,后M 与Q 也没有分得赃款赃物。 (2 )甲、乙共谋杀丙并制订了详细的犯罪计划,第二天,甲诈称患病,并未前往现场,乙独去将丙杀死。 (3 )乙欲盗窃,邀请甲一起参加,甲表示答应。二人在前往盗窃的路上,甲对乙说:“我胆子小,还是你一 个人去吧!”乙同意。后乙一人盗窃既遂。 (4 )乙系一守法公民,甲经过多次教唆,乙最终接受甲的教唆实施盗窃犯罪,在乙着手实施犯罪之时,甲 打电话给乙说:“不要实施了,你还是做个好人吧!”乙说:“好的!”但乙仍然继续实施了犯罪并既遂,甲的行为 是否成立犯罪中止。 问题:各行为人的行为如何定性,理由? 全国服务热线:4006-1313-98 1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