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VIP

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记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质及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关系,并说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向和建设方法。 过程与方法:探讨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线索和规律,辩证的认识历史与文化现象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现代化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原。 【文化加油站】-------概念阐释 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各种制度等。 2.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 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 的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3.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 受的别族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 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形式上积极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课堂探究——你我共参与】 一、新文化的渊源之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篇 材料: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考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而在宋朝,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 材料二: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材料三 :……(范进)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吴敬梓《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 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篇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 材料二 “天与人,不相胜”。 ——庄子 材料二: 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篇 材料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体发表宣言:”如果有人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传统文化——态度篇 材料 127页方框内容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二、新文化的渊源之二:外来文化 (一) 对待外来文化之古代篇 ------- 鲁迅《看镜有感》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清)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二)对待外来文化之近代篇——近代人探索西方的历程 材料一 洪秀全从基督教传教小册子中得到启发,信奉基督教,要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岳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