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震减灾专栏——纪念唐山地震周年,唐山防震减灾信息网,唐山市防震减灾条例,唐山市防震减灾信息网,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唐山大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阴兵借道,唐山大地震电视剧全集,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
防震减灾专栏——纪念唐山地震31周年
二○○六年国内地震灾害特点
2006年我国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4次(我国大陆地区发生14次,海域和台湾地区发生20次),7级以上地震1次,6~7级地震4次,5~6级地震29次,最大地震为2006年12月26日发生在南海海域的7.2级地震,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5.6级,共发生3次,分别为4月14日青海治多与西藏班戈间5.6级、4月20日西藏班戈5.6级和7月19日青海玉树5.6级地震。
二、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
2006年中国大陆地区有10次地震成灾事件,按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判定,1次为较大地震灾害事件,9次为一般地震灾害事件,造成我国大陆地区约66.69万人受灾,受灾面积约7168平方公里;死亡25人、重伤34人、轻伤170人;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8亿元。
三、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特点
1.2006年的成灾地震次数(10次)与2005年成灾地震次数(11次)基本持平,但人员伤亡较2005年高,经济损失却不到2005年的三分之一。2006年地震灾害与2004年(11次成灾事件)相当,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大致相当,但远低于2003年(21次),损失程度仅约相当于2003年的17%。
2.2006年中国大陆地震成灾事件仍以云南、新疆、青海、甘肃等传统地震活动性较强地区为主,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3月31日吉林乾安、前郭间5.1级地震是继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林甸5.1级地震之后东北地区发生的又一次中强地震,而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也打破了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平静。
3.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是由西部地震造成。2006年10次成灾事件西部地区有8个,人员伤亡占总数的99%,经济损失约占总数的85%。东部地区2个成灾事件,仅吉林乾安、前郭间5.0级地震造成2人受伤,经济损失也仅占15%。
4.成灾地震事件的民房损失以农村土木结构房屋损失为主,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地区土木房屋抗震性能低,建筑材料质量较差,房屋结构不合理。另外,民房破坏受场地条件影响也较大。
5.云南省是2006年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省份,共发生三次成灾地震事件:1月12日墨江5.0级地震、7月22日和8月25日两次盐津5.1级地震,共造成24人死亡,182人受伤,约占全年人员伤亡总数的90%;直接经济损失达55230万元,约占全年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69%。两次盐津地震相比同类型同震级地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震害原因是震区场地条件较差,震后滚石、崩塌和滑坡现场普遍,另外由于两次地震震害叠加,并且当地房屋结构类型普遍较差,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公路、铁路交通也因此堵塞甚至中断。 (据中国地震局)
地震灾害分类
地震灾害是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形成的灾难事件。地震成灾的程度既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还与震区场地、各类工程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等条件有很大关系。发生在无人区的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灾害;而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一次中等地震却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一般可将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原生灾害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诱发灾害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诱发灾害。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建(构)筑物倒塌有许多原因(以下简称“成灾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成灾原因之一: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破坏性地震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根据我国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每个地区的工程结构都按照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不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工程结构在地震荷载(力)作用下将遭到破坏。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整个城市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就是由于当时唐山是未设防的城市。成灾原因之二:建在活断层上构造地震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建在活断层上的建筑物自然会遭到严重破坏或倒毁。摩洛哥艾加迪尔建在活断层上的旅馆,在5.8级地震的袭击下成为一堆瓦砾。成灾原因之三:位于软弱地基上软弱地基(如:海边、河湖边等)上建造的建筑物,由于地基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这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如:日本新潟地震(1964)中,不少房屋整体倾覆。成灾原因之四:抗震设计不合理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鄂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医院诊疗规范管理体系.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docx VIP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T7725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pdf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4课时).docx VIP
- 07SG528-1:钢雨篷(一) 国标图集.pdf VIP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pptx
- 司法考试必背大全(涵盖所有法律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