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养护措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问题,沥青路面病害,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沥青路面病害类型,沥青路面的病害,沥青路面病害平面图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
[摘要]:本文对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阐述了相应的多种治理方法及养护技术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 成因 治理 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通车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已建高速公路大部分采用沥青路面,建成通车后,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超载、气候等原因,造成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不仅使路面使用性能衰减,影响行车的快速、安全、舒适、畅通,而且会导致道路结构性破坏,缩短路面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道路出现的各种病害,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维持道路行车安全、畅通。
从多条高速公路病害情况总结来看,病害现象比较突出的是裂缝、松散、坑槽、沉陷、车辙、拥包、泛油等。
1、裂缝成因和治理
1.1裂缝种类及成因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之一,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龟裂、弯曲裂缝等。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导致渗水,危害面层、基层。由于水分不断从裂缝进人基层,甚至路基,致使结构层软化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使路面损坏程度逐渐加大,因此,应及时进行修补,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
1.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缩和干缩裂缝,反射到面层产生∧型反射裂缝。
⑵ 因沥青混凝土自身的抗裂性降低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型温缩裂缝。
⑶ 差异沉降引起横向裂缝。在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填挖方结合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等因地基引起的差异沉降导致基层的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1.1.2 纵向裂缝
⑴ 荷载型疲劳开裂。该类裂缝发生于行车道轮迹处,多由于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由基层首先开裂继而面层开裂或由面层首先开裂,向基层发展。超重车辆的荷载作用加剧了这种发展。
⑵ 地基原因。在低洼、河谷、水塘或软基等路段,由于地基未做特殊处理或处理不当,在高填土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
⑶ 路基路面施工原因。位于出入口或服务区加减速车道与行车道衔接段不同步施工、半填半挖路基在衔接处处理不好、以及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等原因,导致路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纵向裂缝;还有因主线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衔接未处理好,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形成纵缝。
1.1.3 网(龟)裂缝
网裂、唧浆、沉陷等病害往往伴随着裂缝病害出现。其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⑴ 基层质量差。因半刚性基层局部强度不足而引起沥青面层开裂,雨水从裂缝浸入,并渗入到基层表面,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压到表面产生唧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使沥青路面面层产生网裂、沉陷。
⑵ 沥青面层厚度偏薄。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因路面厚度偏薄,在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和超重现象严重的双重作用下,使网裂产生,加速了路面破坏。
⑶ 沥青面层空隙率较大,透水使面层、基层松散破坏。
1.2 裂缝的治理
1.2.1对于横向裂缝应根据两侧的破损程度分别予以处理。
⑴ 对于由路面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由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且裂缝间距较大(大于10m)路段的裂缝,缝宽在5mm以内的,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灌注中、慢凝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热沥青或专用灌缝胶。缝宽在5mm以上的应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专用灌缝胶、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⑵ 对于裂缝两侧出现一定程度网裂、沉陷、破碎带的裂缝,挖除裂缝松散外边缘各1m,处理长度应不小于2m,挖除沥青上面层或上中面层,并灌注裂缝后重新摊铺面层,为防止横向裂缝反射,沿裂缝加铺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
⑶ 横向裂缝密集路段,如横缝间距小于10m,无明显沉陷的路段,可采取挖补上中面层的措施予以处理;如横缝间距小于10m,且伴有明显沉陷、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路段,应挖补上中下全部沥青面层,然后重新摊铺。
⑷ 因土基、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类破损,必须处理到基层或土基,然后逐层修补。
1.2.2纵向裂缝的治理
⑴ 对于单条纵缝无支缝且无明显沉陷的路段,清除缝中的杂物及尘土,采用灌填方式处理。
⑵ 对于长段纵缝有细小支缝且表现为轻微沉陷的路段,如纵缝进一步发展,为确保路面结构的安全,需铣刨上面层或上中面层,并对裂缝先行灌填处理,然后摊铺中、上面层,可在修补裂缝后在摊铺中、上面层前加铺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
⑶ 对于多条裂缝并有明显沉陷或严重网裂伴有唧浆、沉陷路段,应根据钻孔取芯结果,采用铣刨面层及上基层的措施处理。如因路基沉陷引起路面裂缝,还应在挖补前对路基进行压浆稳固处理。
1.2.3 网裂
⑴ 对于轻微网裂无唧浆、沉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pdf VIP
- 中建X局各类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docx VIP
- 我们的手上有多少细菌?.doc VIP
-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5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 年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校本部) 联招联考项目招生指南.pdf VIP
- 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生产安全.docx VIP
- 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附答案(基础题)收藏.docx VIP
-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pptx
- 第二章-空气流动压力及阻力.pptx VIP
- 2025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