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级高一中澳班,合肥一中2015高一分班,清华附中高一分班考试,人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平阴一中新高一分班表,2015丰南一中高一分班,阜城一中2015高一分班,章丘七中2015高一分班,章丘七中高一分班表,五莲三中新高一分班表
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角色的群体。 中学生正式群体是指学校规定和认可的,有一定成员编制,并有一定规范的群体。如班级、小组、团支部、班委会、学校组织的各类课外活动小组。 学生正式群体由于受到较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往往不能完全展示最真实的一面。 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 高中班级内部非正式群体是高中阶段存在于班级之中,由学生在自由交往过程中,因为心理需要、兴趣爱好、感情融洽等原因,自然形成的小群体。 对班级内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 研究的原因 研究的方法 研究得到的结论和发现 研究给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 研究的原因 研究的原因 班级是基本的教学单位,但班级又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同时它还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以直接性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共同活动系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直接平台。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作为教育的一种中介力量而存在,它不仅仅是学生间人际关系的体现,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对学校生活的态度。 研究的方法 莫里诺——社会测量法 莫雷诺是第一个采用社会测量法以查明团体内部心理结构与心理距离的心理学家,莫雷诺社会测量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团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具有隐蔽性,为了能真实地了解班级内部学生的群体结构及群体内各成员的内部关系,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班内人际关系距阵(部分) 靶形图 志趣相投:那些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 情感相容:例如在一个班集体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崇敬、喜爱的教师,喜爱同一名教师的学生,往往易聚合成小群体,支持、帮助这位教师开展工作. 以需求互补因素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在比较常见。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躁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等等。 同“病”相怜:家庭不和等 时空接近:同桌,同寝室等 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一般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 非正式群体都会形成群体规范,它不同于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一种作用于群体成员心理的压力和约束力,当个体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时,就会被群体成员当作离异分子排挤,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和约束力,许多情况下甚至超过正式组织的约束力。 成员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渠道畅通,传递迅速。 由于非正式成员频繁交流交往,民主程度较高。成员都能彼此认同,心理相融,认识很容易同化,行为很容易从众,形成认识和行为的一致性。 在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自然涌现出威信高、影响大的核心人物,成为非正式群体的自然“领袖” 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求知型群体 其成员大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一般但好学上进的学生。他们在群体内互帮互学,探讨问题,展开竞争。这类群体结构稳定,行动讲究实效,在同学中的影响较大,对校风、班风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作弊门”) 交友型群体 这类群体以成员选择友伴,建立友情,相互交流,获得尊重、理解和信任为目的。其成员在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方面比较相同或相似,成员关系密切,内聚力强,具有排外性。(相对而言,女生的数量比男生多;异性交往) 娱乐型群体 结构比较松散,维持时间不长;群体内部分成员的兴趣转移或活动被外界因素制约,群体便会瓦解。 班主任的感触(感性认识)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具有双向性,既有极积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高中生属于青春期,有些时候不愿和父母老师交流取得帮助,而更倾向于同龄人交流。因此,非正式群体就成了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场所,成为心理调节和情感沟通的环境。在这里每位同学都可以把遇到的种种不适应,通过在群体交往过程中得到解决,这样使他们对这个群体有了一种归属感,从群体中得到了力量和温暖。 群体行为的一致性,如果调动得好,他们能帮助做好正式群体难以顾及的工作,从而对学校或班级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班内很多矛盾虽然表现为个人之间的冲突,但实质上却常常是这些学生所在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冲突,或是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 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小道消息和谣言会使人心浮动,干扰正常的信息沟通,如不及时加以澄清和制止,就可能对正式群体的建设,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构成威胁。 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心理默契高,也易于导致成员容忍、附和、迁就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