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旭真题解析班NO.2章澎刑法.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华旭真题解析班NO.2章澎刑法.pdf

真题解析阶段 NO 2 真题解析班 2 华旭教育 刑 法 真题解析班 作者及授课老师:章澎 2014年11月 【版权声明:本资料系由华旭学校资料中心精心编制,著作权属华旭学校所有,未经华旭学校许可,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使用。否则,华旭学校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发现者请与我 B2 -812 校联系,投诉电话:0755深圳华旭司考培训学校 地址:南山区向南瑞峰花园 座 报名咨询:0755 投诉建议:0755 真题解析阶段 2014年刑法真题解析 编讲:章澎 新浪微博:@刑法章澎 破题要点一 罪刑相适应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禁止令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被告人所应承受的刑罚应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行为人的 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即,刑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 要点:(1)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客观外在的对社会的影响或对法秩序的破坏);(2)行 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行为及主观要素所彰显的再犯罪的可能性)。 难点:(1)社会危害性是客观外在的,不应将行为人主观恶性纳入社会危害性的评价。 诸如“非法占有目的”、“行使的目的”、“满足性刺激的动机”、“犯罪决意”等主观不法要素, 貌似主观要素,其实仍然是心理意义上的客观事实,所以,尽管它们可能影响行为类型及危 害程度,但并不影响社会危害性的客观性与外在性。(2)我国的故意过失属于责任要素,其 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价没有影响。为了使作为责任要素的故意过失与累犯自首等量刑要素 区分开来,前者刑法上称为“行为责任”要素,影响犯罪成立;后者称为“量刑责任”要素, 影响定罪之后的量刑。此外,行为责任与主观恶性不完全相同,行为责任是行为人通过其不 法行为体现出来的法规范上的背反态度,属于行为意志的领域;主观恶性则是从宽泛意义上 对行为人行为决意、情绪、动机、生活方式、人格态度等进行的价值评价,其本身不排斥道 德或个人伦理意义上的价值评价。在刑法领域,价值评价应以法规范为基准,因此,主观恶 性并不是一个法学术语,应视情况分别由行为责任、量刑责任这样的法言取而代之。 引申:(1)刑罚与社会危害性适应,这是报应刑的考虑。因为有犯罪(已然之罪,仅 指客观意义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施予刑罚;因为是重罪,所以施予重罚;因为是 轻罪,所以施予轻罚;因为没有犯罪,所以不可罚。报应刑是公平正义观念的重要表现,是 对已然之罪的法律上的回应。(2)刑罚还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这是目的刑的考虑 (具体指 预防刑)。为了没有犯罪(未然之罪,指根据行为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预测的未来犯罪),而 施予刑罚;人身危险性越高,预防刑就越重,反之亦然;完全没有人身危险性,则不需要预 防刑。反思:根据预测的未然之罪,先发制人地施予刑罚,这一做法是否妥当,其实存在问 题。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对未来的假设而给予被告人现实的惩罚。比如,累犯的再次犯罪可能 性高,但并不绝对,不应给累犯打上犯罪人的人格标签。累犯从重在有些国家是禁止。(3) 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权重。刑罚首先要与社会危害性适应,如果行为不具有严重的社 会危害性,即便行为人人身危险性极高,也不能启动刑罚;反之,只有满足了社会危害性这 一要求,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虑人身危险性对刑罚的影响。由此,前者是刑罚存在 的基础和前提,而后者只是刑罚的量化要素。另一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