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以前“倭”涵义变迁略考——试析《山海经》《论衡》《汉书》对“倭”的不同理解.pdf

东汉以前“倭”涵义变迁略考——试析《山海经》《论衡》《汉书》对“倭”的不同理解.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汉以前“倭”涵义变迁略考——试析《山海经》《论衡》《汉书》对“倭”的不同理解.pdf

第15卷第2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15No.2 Joumalof 2013年4月 EastemⅡ粕ninguniversity(SocialSlciences) Apr.2013 【文史新论】 东汉以前 “倭涵义变迁略考 ——试析《山海经》《论衡》《汉书》对“倭的不同理解 王 升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摘要:《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 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 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 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 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关键词:倭;山海经;论衡;汉书;盖国;畅草;宛;九夷 中图分类号:硒13.2l 文献标志码:A 国很多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相继提出关于“倭” 引言 起源与迁徙的诸多论点。这些论点中,最典型的有 随着公元5世纪的佛教东渐,汉字从百济传入 “广义倭族说”① “倭越渊源说”② “云南倭乡 日本,因此日本出现文字的历史可谓之较晚,这导 说”¨等,其观点的核心可表述为——以围绕中国 致其对本民族的早期历史无法以文字形式记载并予 渤海、东海沿岸,以及日本海西岸为中心,向大陆 以保存。故而,要追溯日本的早期历史,就必须对 延伸至中国北部(甚至是蒙古和西伯利亚)、中部 历史资料加以复原,其最具史学意义的则是对 和西南等内陆地区,曾经生活着一个所谓“倭” “倭”及其时代的考究。史家们考究“倭”,主要 的古老族群,并存在着一条神秘的迁徙路线。此言 以古代汉籍关于“倭”的记载为文献线索,如 一出,我国学者紧追其后,反对声有之,呼应声亦 《山海经》《论衡》《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有之,纷纷基于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等角度, 等,而最早出现“倭”的为前三者。 提出与日本学者类似的观点,即产生对“倭”作 自上世纪中叶起,日本学者江上波夫、佐佐木 高明、鸟越宪三郎、井上秀雄以及国分直一等以 不同层面的扩大解释的倾向心J12,有所不同的是, 《山海经》《论衡》《汉书》《三国志》等为出发 我国学者更加细致地区分“倭”字与“倭人”“倭 点,并结合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等领域,在中 族”的认识,从民俗学角度进一步说明“倭族” 收稿日期:2013—01一14 作者简介:王升(1982一),男,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史。 ①参见江上波夫:《东亚倭人起源和活动》,《江上波夫著作集8倭人之国到大和朝廷》,平凡社,1984年;井上秀雄: 《中国文献中的朝鲜、韩、倭》,《任那日本府与倭》,宁乐社,1973年,和《中国古典中的朝鲜和倭》,国分直一编 《倭和倭人的世界》,每日新闻社,1975年;国分直一:《倭与倭种的世界》,《东中国海之道——倭与倭种的世界》,法 政大学出版局,1980年;角林文雄:《倭人传考证》,佐伯有清编《邪马台基本论文集3》,创元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