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新解——从孔、孟的权变思想看中庸之道.pdf

中庸之道新解——从孔、孟的权变思想看中庸之道.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之道新解——从孔、孟的权变思想看中庸之道.pdf

2007年第3期 学 术 论 坛 NO.3,2007 ACADEMICFORUM NO.1 (总第194期) (Cumulatively94) 中庸之道新解 ——从孔、孟的权变思想看中庸之道 刘 明 【摘要】权变和适度是共同构成中庸之道的基本方法论,是不能或缺的。执两用中是实现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但 是,没有权变的执中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中庸;权变是解决仁和礼、情和理矛盾冲突时的重要途径;儒家倡导的道义是衡量权 变正确与否的最终价值尺度。 [关键词】孔子;孟子;权变;中庸之道 【作者简介】刘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河南郑州,450011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4—4434(21X17)03—0008—04 权变是实现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目 人的性格和智慧。孔子认为权变对个人性格有着 前人们对中庸的理解,多集中于对“过犹不及”‘执 相应的要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稗)’凭 两用中”的阐释,从事情的“适度”角度来把握,鲜 空揣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独是,这些性格 见有从权变的角度来阐释,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够 弊端都是权变的大敌,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巨大障 完整的。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孔孟的权变思想出 碍,所以必须坚决杜绝。孟子还把权变看作是一种 发,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儒家的中庸之道。 智慧,“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1】‘‘万章F’孟 子形象地用射箭来比喻,犹如在百步之外射箭,能 一、权变是实现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和 射到,是你的力量,射中,却不是你的力量,而是你 方法 的技巧。权变正是这个技巧,“射中”则是达到了 权变和适度是共同构成中庸之道的基本方法 中庸。 论,是实现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不能或缺。 中庸是做事情的最高境界,权变是实现这一目 适度是指做事情所到达的程度,主要是从量的角度 的的重要保证,然而要灵活运用权变却是不易的, 来显示质的区别;权变是指做事情所要面临的选 所以,权变还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最高标 择,主要是通过对选择对象权衡抉择而显示出质的 准。孔子曾就权变做过这样的描述:“可与共学,未 差别。 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 “权”字在《论语》中有三处,在《孟子》中也有 权。”【2’‘‘子罕)’从中可以看出,在学、道、立、权的四 三处,出现的频率虽然并不高,但体现权变思想的 种层面上,权变是最不易达到的。孟子曾把孔子同 言论却贯穿着整个中庸之道。“权”的本意是秤 以前的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 锤,是古代测定物体重量的一种衡器,根据物体的 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不同重量而移动它的位置,因此,“权”又引申为变 孔子谓集大成。”…‘‘脾o)’伯夷、伊尹、柳下惠都是 通、变化的意思。孟子在谈到权的这一含义时曾 可以称之为圣人的,但孟子认为他们与孔子的根本 讲:“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 差距就在于权变方面。孔子把权变原则运用得灵 甚。”[1J(‘集惠乇上’’这里的权字就字面理解是本身义, 活自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 但强调的还是引申义,万物皆需权度,人心更是这 以速则速。”…‘‘公孙舭)’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 样。这句话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权和度是共同 者也”,是集大成者,并且“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构成中庸之道的基本方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