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的本质及生成机制——基于承诺—兑现模型的分析.pdf

公信力的本质及生成机制——基于承诺—兑现模型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信力的本质及生成机制——基于承诺—兑现模型的分析.pdf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l期 公信力的本质及生成机制 ——基于承诺一兑现模型的分析 刘太刚林孙俊 摘要:公信力的本质就是信任,而信任的产生是一个从承诺到兑现的过程,人们通过对承诺主体兑现承 诺的情况做出判断和心理预期.从而对承诺主体的公信力作出评价。在现实中,往往由于承诺主体的复杂性, 承诺客体的模糊性.承诺客体与承诺主体对于承诺兑现心理预期的差异性等原因。导致信任的建立过程失败 或是效果差,造成公信力的危机。公信力主体,尤其是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段从承诺途径和兑现途径入手, 着力消除和解决公信力生成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和f*-l题.提高公信力。 关键词:公信力;承诺;兑现;心理预期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3)11-0164-07 括政府信用、政府信任以及政府诚信。④张旭霞在 一、公信力的本质——信任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中提出,政府公信 (一)国内学者对公信力的研究 力实质上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它反映了公众在 目前国内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研究.主要集 某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信用的评价。⑤叶育登 中在政府、司法、传媒和非营利组织四个领域,涵 (2004)提出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 盖了管理学、经济学、新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 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是公民多 科,因此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公信力都有 大程度上信任政府。⑥而更多的学者则是结合了 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总的看来,学者主要持两 前两者的观点对公信力进行定义和解释。徐珂就 种观点:一部分认为公信力是一种能力,公共组 认为.公信力是组织在长期行使行政权力、履行 职责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无形资源,同时也 织通过这种能力产生公信力。例如谭红军(2008) 认为公信力,就是领导者获得追随者和社会公众 是行政行为所体现出的权威性和在公众中的影 广泛信任与支持的能力。①唐铁汉则认为政府公 响力。⑦刘玉瑛在《领导者公信力》一书中就指出, 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对政府合法 公信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以及社会公共生 性的检验,它一方面是政府能力的客观结果,另 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获得下属和社会公 一方面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②张伟珍认 众认同、信任、追随的品质和本领。它反映了人民 为公信力是指公众的信任度.即组织获得公众信 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度、满意度和支持度。⑧姚 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⑧ 亮、彭红波认为,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行为的公 还有一部分学者则把公信力当成公共组织 正、民主和法治程度,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职责 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品质属性,这种品质属性就是 权力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及政府获取社会认同 公信力的来源。如龚培兴等认为,政府公信力包 的能力程度。⑨ 作者简介:刘太刚(1966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孙俊(1987-),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164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在以上两种观点中。前者认为公信力是公共 (三)说文解字 组织的一种能力。一种获得公众支持和信任的影 “公信力”是近十几年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